做好灾前预防保障农户利益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讯(记者 李薇薇 通讯员 徐忠超)今年以来,沛县鹿楼镇人大积极响应选民诉求,通过创新农业保险服务模式,成功实现了从灾后补偿向灾前预防的转变,为农业产业的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鹿楼镇作为沛县的农业重镇,近年来大力发展高效果品、林下金蝉、食用菌种植等主导产业,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随着产业规模化种植的推进,自然灾害对农户的影响也日益凸显。为了降低农户的经济损失,保障农业生产的稳定,鹿楼镇人大积极行动,推动农业保险的创新发展。
在多次组织农业领域人大代表开展视察调研活动的基础上,鹿楼镇人大邀请了沛县农业农村局专家提供专业技术支持,并与中国人民保险沛县支公司进行深入沟通,共同优化农业保险模式。通过调研,他们发现现有农业保险主要侧重于灾后补偿,无法完全弥补农户的经济损失。因此,他们提出了注重灾前预防的新思路。
在鹿楼镇何庄村人大代表工作站接待选民活动中,农村农业保险救助成为选民们普遍关心的话题。针对选民们反映的农业水利设施不健全、排水系统不畅等问题,镇人大制定了详细的田间水利配套整治工程规划方案。他们提前整修农田水利、畅通给排水系统,并加强防旱、防洪、防灾和减灾等灾前预防设施的建设。这些措施有效地降低了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切实保障了农户的利益。
目前,在沙河桥200亩黄桃种植示范基地和滩面金蝉养殖合作社200亩种植示范基地,镇人大以提高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现代化风险防范良田为核心目标,通过建设智能泵站自动化控制设施、管道输水灌溉(配套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及排水管道(渠)设施,实现了田间灌溉、排水的智能化管理。这一探索性的风险减量服务试点工程,不仅提高了农作物的稳产保供能力,也为农业保险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鹿楼镇人大的这一创新举措得到了广大农户和专家的高度评价。他们表示,这种注重灾前预防的农业保险模式能够更好地保障农户的利益,降低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促进农业产业的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