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马风樯
本报记者 张德鹤 王彬 周双双
“大排档开到凌晨两点”“沿路都是商铺”“街上新开了两家大超市”……最近一段时间,邳州市铁富镇的村民们生活越来越精彩。随着天齐集团、江苏良匠、江苏齐力等项目相继落户铁富镇工业园区,越来越多的农民返乡就业创业,升腾的“烟火气”助推镇域经济愈发“红火”。
上联城市、下接农村,镇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亦是县域经济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
如何加快释放“镇”能量?“要立足园区产业发展特色,围绕园区企业上下游配套项目,持续加大项目招引力度,强链补链延链,打造产业集聚新高地。”邳州市委书记曹智思路清晰。
邳州排兵布“镇”、同频共“镇”,因地制宜制定镇域新质生产力培育“路线图”,一大批新业态新产业在乡村大地上开花结果,一条以新质生产力为引领的“镇”兴大道正越走越快、越走越宽。
数实融合,同频共“镇”
以“数”强实,“云”融千行百业。
瞄准数字经济这个新的经济增长点,邳州御“数”而行,坚持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双轮驱动,数实融合、同频共“镇”。
5月22日,记者来到铁富镇工业园区,一条特殊的产业链雏形呈现在眼前。这条产业链以新落户的规模型跨境电商天齐集团为龙头,以健康家居和健身器材两大产品为主,形成“跨境电商+产业带”的新模式。
在天齐集团投资兴建的江苏良匠智能家具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多条自动化生产线已投入生产,经过排版、切割、打磨,一块块用于组装智能家具的材料逐渐成型。“经过组装后,这批货不必出园区,就可以直接借助天齐集团跨境电商平台,线上销售,高效‘出海’。”天齐集团技术部经理惠小将介绍。
同样由天齐集团投资兴建的江苏齐力健康科技有限公司一期厂房也已投产,沃尔玛、家乐福等国际销售巨头将于9月现场验收。双威饰面纸压贴项目设备已进场安装,预计将于6月投产。“3家企业全面达产后,可实现产值10亿元,将带动周边就业2000余人。”铁富镇党委书记张道周表示。
在数实融合新机遇下,传统产业找到了改造提升的支点,催生出了新业态、新模式,进而兴起了新职业。
选好直播地点、架好手机、打开摄像头……上午10点,一个自信大方的女主播准时出现在了直播间里——这是岔河镇桥北村村民张宁做带货主播的第二年。
两年前,江苏众合管道科技有限公司落户岔河镇,急需招聘一批销售人员,正处于农闲的张宁便来碰一碰运气,这一试,竟试出了一个月销售额达200万元的“金牌销售员”。
开一开直播、发一发视频、回一回微信,张宁介绍起自己的工作时,十分轻松地说:“这没什么难的。”在张宁看来,直播带货员这个职业正是她在个人兴趣与性格特点交叉点上的上上之选。说话的工夫,一家合作企业就发来了调货的微信,“谁能想到两年前,我还是个普通的家庭妇女,现在我一个人的年收入就能达到10万元。”张宁不禁感慨。
强产业、聚人才,企业驾“云”腾飞的同时,一批技术含量更高、待遇更好的就业岗位随之应运而生,让“英雄有用武之地”。
走进土山镇徐工邳州工程机械产业园,高标准厂房鳞次栉比,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立足资源优势、企业发展需求,土山镇不断招引优质企业落户、传统企业转型升级,人才“虹吸效应”凸显,也提供了更大的就业舞台。目前,园区内有50余家企业,带动镇域周边1500多人就业。
换笼育鸟,排兵布“镇”
清退“僵尸企业”、盘活“低效用地”,“人面不知何处去”;引来“项目优凤”、育出“产业高地”,“桃花依旧笑春风”。
如何构建集约高效的生产空间?岔河镇党委书记李双用镇域实践给出了答案:“岔河镇高分子管道产业从无到有的关键,在于从‘土地存量’中找‘发展存量’。园区内已正式投产的众合管道,正是依托盘活原有‘僵尸企业’顺利投产达规的。”
在江苏众合管道科技有限公司厂房外,一批最新生产的500万米自来水管道即将装箱发往济南水务集团有限公司。“这一笔订单就是6000万元。得益于产业园区的集群优势,我们与中企润通等‘伙伴’企业进入了国网山东分公司、国网湖北分公司合作企业名录,固定订单可达2亿元。”该公司负责人张良自豪地说。
据统计,岔河镇积极盘活土地179.8亩、低效厂房面积3.96万平方米。一“腾”一“换”,岔河镇赢得了宝贵的发展空间,好项目、大项目纷至沓来,产业集群愈发壮大。目前,镇园区已集聚中企润通、江苏众合、江苏名科等5家高分子管道生产企业,新签约1家化工类管道生产企业,实现排水、电力、通信等六大品类全覆盖。
土地“活”起来,企业“聚”起来,一个个新产业“壮”起来。
燕子埠镇依托本地区位条件和资源禀赋,加大文教装备企业招商力度,形成以徐州百草园、江苏校友为核心的工业集聚区。
在徐州百草园文教办公用品有限公司,二期项目已建成投产,伴随着机器轰鸣声,数条生产线全面启动,现场一派火热的生产景象。“二期投产后,企业产能增加50%,订单也随之扩增,全年产值有望突破7000万元。”该公司负责人郭方义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瞄定“文教装备小镇”的发展目标,燕子埠镇摸底周边地区文教企业数量和发展诉求,目前已与6家文教装备企业达成合作意向。“今年燕子埠镇将继续加大‘僵尸企业’盘活力度,争取再盘活低效用地60亩以上,为企业落地提供要素保障。”燕子埠镇纪委书记李金鹏表示。
从“新”出发,声威大“镇”
插上“智改数转网联”翅膀,老树焕发新芽,传统产业也能焕发新生。
合模、注射、保压、冷却、开模……在官湖镇禧天龙(江苏)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自动化注塑生产线上,短短27秒,一个55升容量的收纳箱就制作完成;在吹膜生产线上,无人操作的吹膜机正在高速运转,从取料、加热、吹膜到印花,1分钟之内就生产出33米长的PVC保鲜膜……类似的高效、节能生产场景,在禧天龙生产区屡见不鲜。“目前公司生产的日用家居类产品3000余种,全部采用自动化、智能化生产线。整个厂区占地约150亩,仅需150名工人即可完成全产线的生产。”公司工厂负责人林金西介绍。
前沿技术开拓了产业发展的新空间,也催生了一批更加数字化、智能化的新业态。
在爱依智能家居(江苏)有限公司,十多条自动化生产线正在不停运转,在生产线末端分拣处,工人们忙着装订、打包各种已完工的家居产品,准备发往全国各地。
与此同时,企业数据中心的大屏上,实时显示着各项生产环节设备运行、成品质检过程等数据。“利用MES系统,可以实时监控生产制造过程、实时采集生产现场数据,实现生产数字化、透明化管理。”公司副总经理杨胜初介绍。
围绕“家居天下”的发展定位,官湖镇通过不断加强科技创新,从“一棵树”到“一块板”,从“一块板”到“一块板的家居”,最终实现从“一块板的家居”到“一个家”的跨越。
只有夕阳的企业,没有夕阳的产业。
通过“上云、用数、赋智”,碾庄镇专精特新产业园区依托金虎工具、东鹏工具等企业,从“一把钳子”干起,断线钳产量居全国同行业之首,占全国市场份额的“半壁江山”。
在金虎工具的模具制造车间内,6台数控模具加工机械正在进行模具加工,而整个车间内仅有1名操作工人。回忆起20年前那场因劳动力成本大、生产工艺落后而导致的企业生存危机,公司办公室主任徐卫丰感慨万千:“关键时刻,当地政府帮助我们对设备进行数字化改造,以前采用人工铸模,一副模具要一周才能完成,现在有了数控加工中心,24小时就能铸造完成一副模具。”如今,数字化、智能化的成功转型让金虎工具产品类型达到12种,年产值攀至2亿余元。
依托机械制造产业厚实的发展基础,碾庄镇明确发展方向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集聚区,设立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库,综合专精特新培育库企业的产品、产值以及客户群体等信息,进行跟踪服务。目前,共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6家,其中多家企业处于行业领先地位,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达70%以上。
乡镇园区发展迅猛,板块经济阵马风樯。“稳产保供抓实一产,项目带动提优二产,创新模式激活三产,多维路径促进富民增收,加快建设高水平农业强市。”邳州市委副书记、市长王伟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