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彭城e评 > 正文

细节里有“温度”,城市发展才有“热度”

2024-05-15  来源:  编辑:张传宝
2024-05-15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城市不仅要有高度,更要有温度”。一座城市,只有让人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温暖,才能让人们愿意来、留得下。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不取决于有多少高楼大厦,不取决于有多靓丽的景观,而取决于让人感受到的舒适“温度”。

一个城市的温度体现在触动人心的一个个细节中。“这里是南京南站,您可以乘坐3号线至泰冯路站,换乘S8号线至长芦站即可到达”。最近,在南京地铁,有乘客发现老年人手中的“指路纸条”,经询问得知,由于有些换乘线路比较复杂,地铁站的工作人员每天都会遇到很多问路的乘客,因此推出“信鸽服务”,来帮助乘客更好的换乘到达他们的目的地。

如今,年轻人随身携带智能手机,乘地铁等出行导航不存在多大问题,但对一些老年人、外地游客、进城农村人来说,这些就是“难题”,一张不起眼的“小卡片”就能够导航方向,这样的贴心服务事虽小,却解决真问题,留下了温暖,感动着乘客,无形中为城市发展“加分”。一个城市的“温度”并不是非要干出多么轰轰烈烈的大事来,而在于关注细节、体现真情、服务所需,“民呼我为”是最好的双向奔赴。

一个城市的温度体现在满足各个阶层的需求里。在重庆有一条特殊的地铁线——轨道交通4号线,每天都有一群老人背着背篓搭乘地铁去市区卖菜。当地人还给这条地铁线起了个名字,叫“背篓专线”。“背篓专线”之上,承载的是城市的“烟火气”,支撑的是菜农们的生活。但最近有网民在网络问政平台上建议重庆公交及地铁禁止乘客携带菜筐。重庆轨道交通部门对此回应称,轨道交通的服务宗旨是“以人为本、服务民生”,乘客携带的物品合法合规即可。这一充满“人情味”的回答体现了一个城市的发展应满足各个阶层的需求,要既容得下公文包,也容得下背篓扁担,这才是一个有“温度”的城市,才是一座城市交通发达便利的意义!

灶台有汤,窗前有灯,阳台有花,这是家的烟火气;夏有清凉,冬有暖阳,这是城的人情味,是城市的温度。无论其建设发展再迅速,都市文明再发达,都不能丢弃“以人为本”的理念。文明之所以文明,便是让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有机交融,既能包容潮流的行为方式,也能包容传统和质朴的生活习惯,于点滴细节处流淌出城市温度,让城市更有人情味,烟火气!(马红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