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县域新闻 > 云龙区 > 正文

当好百姓健康“守门人”

2024-05-10  来源: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编辑:杨庆宇
2024-05-10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本报记者 宋新 张雪纯

“请大家在这里排队登记,不要着急,一个一个来!”这几天,云龙区东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特别热闹。一场服务辖区内糖尿病患者及高危人群的大型免费体检活动正在这里有序进行着……

近年来,东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运动健康干预与慢病综合管理有机结合,促进体卫融合,全力做好居民的“健康守门人”。去年以来,先后获评国家“基层糖尿病规范化三星管理中心”、“糖尿病并发症筛查工作站”、省“体卫融合控糖站”试点单位、省“基层慢病运动健康干预优秀实施单位”、省“运动促进健康优秀案例”二等奖。

专业贴心服务更惠民

在东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四楼,设置了专门的体检区,可以为前来体检的糖尿病患者进行多项检查,包括测量身高、体重和血压、餐前餐后血糖、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监测、眼底筛查检查、心电图等。专业的医疗团队耐心询问居民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状况,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健康咨询。在现场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居民们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各项检查,每一项检查都严格而细致。

在等候区,67岁的孙先生满脸笑容地告诉记者:“我5个月前查出血糖偏高,经过家庭医生的干预,现在各项指标基本正常了。”

今年71岁的徐阿姨患有糖尿病15年,一直靠吃药来控制血糖。几个月前,东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织慢性病患者进行健康体检,检查发现徐阿姨已经出现了轻度的糖尿病眼底病变和周围神经病变等糖尿病并发症。中心家庭医生立刻与徐阿姨进行沟通,在做好全面的评估工作后,专业团队为徐阿姨制定了个体化运动处方并提供专业的运动指导。经过3个月的综合干预后,徐阿姨的血糖得到了有效控制,同时也减少了降糖药物的服用。“医生和护士都非常专业、细心,在他们的帮助下,我的血糖得到了控制,还学会了打太极拳,学到了很多健康知识。”徐阿姨高兴地说。

据了解,东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了专业的体卫融合团队,每个月都会举办有关慢性病预防和治疗的讲座,并教居民打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等,吸引居民共同参与,努力实现体卫融合全民覆盖。

探索体卫融合新模式

“东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属的社区老年人较多,达到9676人,其中,糖尿病患者4732人,全年慢性病门诊人数占门诊就诊人次的42%。”卫生服务中心主任陆化勇对辖区情况了如指掌,“开展以慢性病为主的体卫融合、运动健康干预有一定的人群基础。”

据了解,自2020年开始,中心便积极探索糖尿病患者的运动健康干预方式。2021年,中心获评省级内分泌—糖尿病专科特色科室建设单位,并建成省级糖尿病“两筛三防”工作站。2022年,中心建成运动控糖站,被江苏省卫健委、江苏省体育局遴选为江苏省基层慢病运动健康干预100家试点单位之一。2023年,中心又创建成江苏省运动促进健康中心。

“我们以糖尿病患者及其高危人群为试点对象,并逐步推广到其他慢性病患者,努力探索体卫融合特色发展新模式。” 陆化勇介绍。

记者在现场看到,中心专门打造了近500平方米的慢病运动健康干预功能区,设置了体质和健康评估指导区、体质和健康检测区、运动健康服务区等区域,同时购置了慢病筛查和运动干预一体机、眼底筛查照相机、震动感觉阈值检测仪、外周血管检测仪及智能健康管理一体机等运动健康干预设备。

长效管理机制显成效

近几年,东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慢病管理中适时增加运动健康干预处方服务,不断完善慢病诊疗康复方案,将运动健康干预与慢病综合管理有机结合,促进体卫融合模式下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质增效。

“对门诊、住院慢性病患者在用药治疗的同时,宣传引导其参与运动干预,对参与运动干预的糖尿病患者建立专档;运动处方师全程跟进,结合患者情况开具适宜的运动处方,指导患者进行运动干预;对所有参与运动健康干预患者建立长效管理机制,适时调整运动处方,定期回访。” 陆化勇介绍,中心通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方式,组织居民进行安全、有效的体育锻炼,引导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在注重药物治疗的同时加强科学运动,提高慢病综合管理水平。

据统计,截至去年年底,中心慢性病患者门诊量较同期增长28.3%,糖尿病患者家庭医生签约率达76%,续约率达85%,均比以往有明显增加。今年4月,中心与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云龙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共同进行省重点研发计划“基于运动控糖站和5G智能信息系统的体卫融合糖尿病三级预防关键技术科技示范”项目课题研究,并成为课题研究的定点服务中心。

“下一步,中心将进一步做深做实体卫融合,推动健康关口前移,更好地发挥基层医务人员‘健康守门人’的作用。” 陆化勇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