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县域新闻 > 铜山 > 正文

小块地并出致富田

2024-05-07  来源: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编辑:杨庆宇
2024-05-07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本报记者 胡明慧 通讯员 刘士伟 王兆廷

“我家原先的7处小块地一共11亩,分散在村子不同方向,耕种很不方便,现在并成了一大块,交给村里流转,租金由原来的每亩200元变成了现在的每亩1000元,每年能增收近9000元,你说好不好?”

4月18日上午,在铜山区房村镇周庙村村北的小麦地,村民王传军正和记者聊着,村党支部书记王振永走过来接上了话:“你原来那地七零八散的,你又不种,村里帮助流转费了好大劲,现在并成了大块,流转不愁了,收入增加了,能不好吗?”

“王书记,我种地,也感觉并得好,以前8亩地分成6块,播种、收割等前后得一个星期能完成,现在好了,一天就能完成了,还不耽误我外出务工挣钱,‘小田并大田’好处看得见,不是吗?”一旁的村民刘建军笑着说。

周庙村共有9个村民小组,664户,2800人,3500亩地,村民一直受到田小块多、种植成本高等问题困扰。“小田并大田”工作启动后,村里按照“村民自愿、统筹协调、分步实施”的原则,通过细致摸底、反复研究,制定了实施方案,经过精心运作,实现了好种田、种好田。

好种田——村里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实施“小田并大田”工作。充分尊重村民意愿,从民主会议表决到量地测算再到调整地块等,村民全程参与沟通协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全程监督,给村民吃下“定心丸”。最后决定,愿意继续种地的村民,可优先选择地质好、位置好的地,形成自种区;不愿种地的村民可将土地委托给村集体对外流转,形成流转区。同时坚持“三个不变”原则,即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变、范围不变、耕地用途不变。

“这样一来,不种地的村民能拿到比以往多的流转费用,种地的村民在外务工,实在抽不出空,村里合作社也可帮其管理,村集体还能在流转土地中获益,这不仅仅是好种田,还能实现多方共赢。”王振永说。

种好田——通过土地整理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实现了田块成方、沟渠成网,机械化耕作更方便、效率更高、效果更好。

“我那些小块地整合到一块后,减少了地边界、地边沟,管理方便了,成本降低了,种上了好田,效益自然也就高了。”对于“小田并大田”这本账,刘建军算得很清楚。

“‘种好田’不仅有利于种地户高效化种植,更有利于合作社规模化、标准化发展优质特色农业。”王振永介绍,去年,村里成立合作社,通过流转土地种植板蓝根,成为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新亮点。目前,全村已完成“小田并大田”2800亩,余下的700亩力争秋播前全部完成。

周庙村通过“小田并大田”工作,促进了村集体和村民“双增收”。“下一步,我们将以‘小田并大田’为基础,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实现土地资源利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王振永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