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彭城e评 > 正文

点滴成诗、和谐共生,守护生命之源

2024-05-01  来源:中国徐州网  编辑:鲍彤
2024-05-01  中国徐州网

地球约有70%的表面被水覆盖,但淡水资源仅占地球总水量的2.5%,其中大部分以冰川和永久积雪的形式存在,能供人类使用的淡水则更少。在气候变化、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和不合理的水资源管理的影响下,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全人类需要共同面对的紧迫问题,目前全球1/4人口面临着极高的缺水压力,有22亿人无法获得有安全保障的饮用水。

我国自古以来就注重保护生命之源,尊重自然和谐共生。孟子曰:“民为邦本,食为民天”,强调了农业国家对水资源的重要依赖。在古人眼中,智者乐水,水是生命之源,国家的基石。因此,保护水源便成了国家兴亡、百姓生存的关键。中国以占全球6%的淡水资源养育着全世界近20%的人口,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5%。人多水少,水资源分布不均,全国近三分之二城市不同程度缺水,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节水是根本出路。十年来,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近一倍的情况下,用水总量总体稳定在6100亿立方米以内,非常规水利用量扩大到211亿立方米。中国首部节约用水行政法规《节约用水条例》已于2024年5月1日起施行。

点滴成诗、汇聚成海。一滴水大约只有0.05克,每人每天节约一滴水,14亿人一年可节水2.6万吨,够4.7万人喝一年,只要我们每个人为节水出一份力,就能与自然和谐共生,与地球共生共荣。

和谐共生,守护生命之源,是我们这个蓝色星球上每一个生命体共同的责任。生命之源犹如那涌流的动脉,为万物生长输送着源源不断的能量。从青藏高原的雪山冰川,到江南水乡的碧波荡漾,从沙漠中的绿洲,到城市里的河流,生命之源滋润着每一个角落,孕育了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

时至今日,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断加深,水资源短缺、水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这使得我们更应该秉持和谐共生的理念,守护生命之源,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碧水蓝天的家园。例如,浙江省杭州市积极推进水资源保护工作,实施“五水共治”战略,即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通过这一系列举措,杭州市有效改善了水质,保护了生命之源,使广大市民共享绿色福祉。又如,我国南水北调工程,将长江流域丰盈的水资源调配至缺水的华北、西北地区,为数亿人民送去了生命之源。这一壮举充分体现了我国在保护水资源、实现和谐共生方面的决心与智慧。在全球范围内,各国也应积极参与水资源保护,共同守护生命之源。例如,跨国组织“世界水伙伴”致力于推动国际水资源合作,通过政策研究、技术交流、项目合作等方式,促进各国水资源保护事业的发展。

水是生命之源,但我们往往忽视了节约用水的重要性。从关紧水龙头、减少浪费,到收集雨水、合理利用,每一个节水举动都为生命之源增添了一份希望。只有我们每个人都能行动起来,才能真正守护好生命之源。相信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能够从点滴做起,用实际行动来践行生态文明理念,我们一定能够建设出一个更加美丽、更加和谐的家园,让子孙后代能够继续享有良好的生态环境。(胡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