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县域新闻 > 邳州 > 正文

北桃园村黑土地上的“金色之光”

2024-04-29  来源: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编辑:杨庆宇
2024-04-29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本报记者 张德鹤 周双双

4月21日上午,阳光照耀下的邳州四户镇北桃园村的黑土地里,不时散发出农作物香甜的气息。

记者来到北桃园村党群活动中心时,村党支部书记李威也急匆匆从田间赶来。同行的四户镇宣统委员张俭玉笑着说:“这个村支书不坐办公室。”看到李威黝黑的肤色,记者也会心一笑,于是采访就在党群中心的一张接待桌上进行。

北桃园村所属的四户镇与山东临沂市兰陵县接壤,两地百姓口音相近、往来密切,为北桃园村扩大“朋友圈”提供了便利。不久前,李威通过在临沂市积累的人脉,拉来一单“大生意”:“我经常去山东学习考察设施农业,认识了一位荣庆集团的朋友,荣庆和上海百事食品公司有合作,听说百事需要收购大量土豆,我立马拜托这位朋友帮忙牵线。”

说起这个合作项目,李威眼里放光,他兴冲冲地带着记者来到一片土豆田。土豆苗迎风摇曳,长势正旺。田里的土壤颜色偏深,遇水会变成黑色,李威自豪地说:“这就是我们四户的‘黑土’,肥力很好,周边地区都没有,百事公司的人过来检测后,立马就和我们签了合同,这500亩土豆就是我们接的第一笔订单。”

在土豆田里,记者遇到了几位正忙着加厚土豆培层的村民。68岁的彭广文笑着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我们把地租给村集体,每亩地能收1000元租金。村里跟公司合作,赚的钱按比例给我们分红。平时要是有空闲,到地里打工一天能赚六七十块钱,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订单土豆”免去了农民“种出来卖不掉”的后顾之忧,让收入更有保障。尝到了甜头的李威更加闲不住,把目光投向了隔壁的兰陵县:“那边的酱菜厂很多,芥菜梗需求量大。土豆马上就要收获了,下一季再种要等到8月,地不能空着,到时候可以再种上芥菜……”

北桃园村借助“一户一块田”改革契机,流转1200亩土地,除了500亩“订单土豆”,剩下700亩用于试种市场前景广阔的青阳辣椒、丹参和黑小麦。

无言的黑土地孕育着勃勃生机,土豆、黑小麦、毛豆、甜玉米、洋葱……各式各样的农产品种类多、产量大,然而,如此丰富的农产品往哪销?丰产不增收的问题如何解决?

“作为农业重镇,四户镇始终坚持把‘富民强村’作为主线。”四户镇党委书记汪辉表示,今年,四户镇预计新增订单农业5000亩,形成“一区多片”规模种植基地,持续做大订单品类和体量,推动集体和群众“双增收”。

北桃园村正是四户镇“订单农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为了拉“客户”、扩“订单”,北桃园村成立乡贤工作室,广泛征集外地乡贤意见,建立起更加庞大的人脉网。2020年,在外经商的四户游子臧顺利返乡创业,常年在外打拼的他先后从事过物流、商贸等行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与人脉。经过臧顺利积极牵线,北桃园村成功招引客商,在村里投资6000万元兴建江苏汶河食品有限公司。

“还记得小时候,四户最出名的特产就是‘汶河酒’。”公司总经理臧顺利笑着回忆,汶河发源于山东临沂,流经四户镇,沿岸百姓共饮一河水,不仅地缘相亲,在经济发展上也相辅相成,这就是公司名字的由来。此外,公司选择落户在四户镇,除了要回报乡梓,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四户与山东相邻,收购和运输都很便利。

汶河食品公司集农副产品育苗、种植、收购、生产、速冻加工、仓储、销售为一体。采取“公司+农户”模式,与四户镇17个村集体签订合同,目前已带动周边地区发展“订单农业”10万余亩,年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160余万元。

“在镇党委政府的帮助下,今年公司取得了出口资格,主要销往日本、韩国、俄罗斯、中东等国家和地区,目前订单量已达1100万美元。”臧顺利说,除了与驻地携手,公司还积极与山东、安徽等地建立合作,预计2024年订单量可达1亿元。

“这么多的订单,能加工过来吗?”对于记者的疑问,臧顺利卖了个关子:“我们有一台秘密武器。”

在臧顺利的带领下,记者经过严格的清洗消毒程序,走进生产车间。一靠近流水线,温度骤降,一台冒着冷气的“大家伙”正嗡嗡作响,不停吞吐着经过流水线洗刷、筛检的蒜瓣,工人们守在出货口进行分拣,只需几秒钟,一袋速冻的大蒜半成品即可出货。指着这台机器,臧顺利骄傲地说:“这台流态化速冻设备采用国内顶尖的速冻技术,几秒钟就能冻结农产品,从而大幅降低损耗。”

村企“联姻”,双向奔富。汶河食品的不断壮大,不仅给村集体带来了肉眼可见的效益,也为周边村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我之前一直在外地打工,吃住都是节省着来,没办法陪伴家人。”村民王先侠是汶河食品公司流水线上的一名工人,返乡工作后,王先侠不仅有了稳定的收入,更多了与家人团聚的温馨时光。

不离乡、不离土,农民就能过上好日子;不愁种、不愁卖,农产品就能找到销路……北桃园村的黑土地在苏鲁交界处正不断散发出金色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