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阅读向上的力量成为生活的入口与出口
4月21日,2024年江苏省全民阅读主题宣传活动以“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为主题在无锡市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本次活动将有139项重点活动在全省各地和有关部门、单位将举办。据江苏省居民阅读状况调查结果显示,2023年江苏省居民综合阅读率达90.34%,比2022年提高0.01个百分点,人均每天阅读时长为71.93分钟,“深度阅读”成为主流。
又到了“世界读书日”,大家一定记得古人对读书的热情与执着,除了“悬梁刺股”、“囊萤映雪”“废寝忘食”、“闻鸡起舞”和“凿壁偷光”这些耳熟能详的故事,中国古代还流传着屈原洞中苦读三年,熟读《诗经》305篇,吸收了丰富的营养,创造出了一种新的诗歌表现形式——《楚辞》, 流传着陈平忍辱读书、董仲舒三年不窥园、管宁割席分坐、李密牛角挂书等等“书痴”故事,我们伟大的民族,在她的历史上就形成了“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良好读书氛围。
我们从这些故事中可以看出读书是重要的,书中记载着人类的知识、思想和经验,任何时代都需要大量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人材,而历代的知识分子也都用自己的知识很好地服务社会并得到社会的称誉,在新时代,读书是一种非常有益的学习方式,人们通过阅读能从不同类型的书籍中汲取生活的智慧,帮助自己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读书学习的重要性,反复强调“事业发展没有止境,学习就没有止境”,不断“劝学”“促学”,寄语领导干部要“带头读书学习,修身养志,增长才干”,在2014年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说:“我年轻时读了不少文学作品,涉猎了当时能找到的各种书籍,不仅其中许多精彩章节、隽永文字至今记忆犹新,而且从中悟出了不少生活真谛。”在不断发展的新时代、新时期,我们应树立树牢终身学习的理念,大力发扬学而不厌、锲而不舍的精神,终身勤学不辍,不断汲取新信息,收获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提高创新创造能力,有效应对新挑战。
古往今来,读书“能养人精神”。勤读书者在阅读中总能激发“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思想活力,在阅读中品得“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的生活魅力,得到“夜来一笑寒灯下,始是金丹换骨时”的智慧启发,滋养“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浩然之气。王国维于《人间词话》中写道:“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新时代青年更要培养健康的阅读习惯,树立正确的读书观,在追求阅读的“三种境界”中拾级而上,从读书向上的力量里转化为精神生活的入口,成为遇见更好的自己、更好的世界的出口。
有句话说得好,“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过眼烟云,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人生如果远离了阅读,就等于一间房子没有窗户,读书或许并不必然导向外在的成功,但它必然指向内在的丰沛,让我们在浸润四月的书香里,驶向无限广阔的海洋,让人生变得气象万千。(仝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