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入选6个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讯(记者 王正喜)近日,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关于矿山领域机器人典型应用场景名单的公示》的通知,涵盖31个应用场景,共66个场景实例。徐州共有掘进、露天无人驾驶、立井尾绳更换、铲装、穿爆和井筒巡检等6个应用场景(场景实例)在列,显示出我市在拓展矿山领域机器人典型应用场景方面的领先优势。
中国矿业大学有两个应用场景入选。矿大煤炭精细勘探与智能开发全国重点实验室牵头的新疆天池能源有限责任公司首创的宽体车无人驾驶技术、露天矿剥离工艺流程标准、露天矿剥离运输安全系统等多个国内首创,实现单台车相同作业时间效率可达有人驾驶矿卡的87%以上,正逐步走向商业化突破阶段;矿大立井刚性罐道智能巡检研究应用于淮北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杨柳煤矿,形成基于振动信号分析的刚性罐道故障检测和诊断方法以及滚轮罐耳故障诊断和寿命预测方法,为保障刚性罐道系统的安全运行提供理论支撑和技术解决方案。
徐州徐工矿业机械有限公司也有两个应用场景入选,均应用于国能准能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一个是电铲及装载机智能远程控制自动装载项目,XES35电铲是徐工矿山开采装备大型化、绿色化、智能化的扛鼎之作,高度18.5米,标配斗容35立方米,一铲斗约65吨矿石,配合新能源装载机,为客户提供更具价值创造力的绿色装备解决方案。另一个是煤矿智能化牙轮钻机应用项目,依托数字化体系和智能化平台,在操控室内就可以远程遥控操作牙轮钻机,极大改善了操作工的作业环境,为牙轮钻机装上了“最强大脑”。
徐州天科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和徐州市三森威尔矿山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从业人员均来自中国矿业大学。天科公司研发制造的智能快速掘进重要组成部分——带式输送机任意角折线转弯装置,最小转弯半径可达80米,与盾构机配套使用,可让工作面连续开采。三森公司早在2012年就研制成功世界第一台双无极链直线输送钢丝绳换绳车,之后又升级为安全智能型换绳车,创造千米深井4绳10小时左右、6绳12小时左右完成首绳更换新记录,实现了机械代替人工换绳的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