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文化上高铁,让“赏花+”续写春日燃情
清明时节正是初春之际,踏青、赏花、吃青团,更是延续千年的古老传承。在清明小长假来临之际,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南京客运段在G132等列车上举办非遗体验活动,从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五个层面带领旅客沉浸式体验非遗文化之旅。
当非遗遇见“中国速度”,既是一次文化的传承,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让旅客们在旅途中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无限魅力。比如,此次活动的亮点之一是饾彩拱花和南京绒花的非遗技艺展示。饾彩拱花,这一拥有四百多年历史的古老印刷技艺,以其精湛的套印技术和独特的立体印刷效果令人叹为观止。在列车上,旅客们有幸亲眼目睹了这一技艺的现场演示,色彩斑斓、层次分明的画面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梦幻的艺术世界。而南京绒花,作为另一种传统工艺,以其细腻的手工和富有寓意的造型,同样吸引了众多旅客的目光。
非遗能否有效传承,就看起能否“抓住”大家的心。就如在高铁上,非遗技艺并非仅仅作为展示品呈现给旅客,而是通过互动体验的方式,让旅客们能够亲身参与其中。在专业传承人的指导下,旅客们可以尝试制作自己的绒花,感受传统工艺的独特魅力。这种参与感和体验感,无疑加深了旅客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喜爱。除了技艺展示和互动体验,列车上还提供了时令青团和淡淡的花香,让旅客们在品尝美食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和江苏的地域特色。这种全方位的感官体验,不仅丰富了旅途的趣味性,也让旅客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一次文化的熏陶。
速度+温度,载着非遗向远方。非遗文化体验活动,是在“紫金号”列车上举行的。作为南京客运段的高铁服务品牌,“紫金号”不仅承载着优质服务的使命,更成为了传播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据悉,四十多年来,“紫金号”服务团队始终以旅客需求为导向,不断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质量,使得“复兴之旅,瞬间感动”的服务理念得以生动体现,也让“紫金号”成为了连接旅客与传统文化之间的桥梁。如今,通过高铁这一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将非遗文化带入更多人的生活,这本身就是一种创新,打破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之间的隔阂,让古老的技艺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同时,融合也体现了高铁服务的人性化和多元化,满足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非遗文化上高铁,既为旅客们提供了一次难忘的旅行体验,更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开辟了新的路径。传统+现代的完美结合,让大家看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和谐共存,以及高铁服务与文化传承的完美结合。在这样的旅途中,人们不仅能欣赏到窗外满山的油菜花海,更能感受到车厢内非遗技艺的独特魅力。可谓是“车上制花车下赏花”,一次全方位的文化盛宴。
春日暖暖,激情澎湃。期待,更多的非遗文化能够以高铁为平台,走进更多人的生活。这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有力传承,更是对高铁服务内涵的丰富和提升。让我们携手前行,推动传统文化能够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为新时代新征程增添更多的文化色彩和精神享受。(集祥 白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