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要闻 > 正文

看徐州商贸企业如何上『新』

2024-03-28  来源: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编辑:杨庆宇
2024-03-28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本报记者 刘淑婷

在欣赏美景的过程中边吃边玩,在品牌集合的店铺中体验新产品,在线上直播间中买买买……如今穿梭于徐州市内各大商业综合体和商圈,越来越能感受到消费品质的提升。金鹰、杉杉奥莱等商场,甚至可以媲美一线城市的商业氛围。繁华而富有魅力的商贸空间让年轻一代的消费者流连忘返。

近年来,为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我市商贸企业持续上“新”,通过拓展消费场景,增加新产品、新服务、新体验,丰富多元业态,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商品和服务,不断激发消费潜能,培育发展新动能,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徐州新实践贡献力量。

政策“新” 带动服务新

为了响应国家以旧换新决策部署,有效激发我市家电家居市场活力和消费潜力,在商贸领域,“以旧换新”成为关联企业今年工作的关键词,在实施促消费的各项举措时,已把“以旧换新”提上日程。

3月15日,2024年徐州市“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大型广场主题宣传咨询服务活动举行,以苏宁易购、京东电器、红星美凯龙等为代表的家电家居品牌,不约而同地推出了“以旧换新”服务促销政策。据记者调查,有53.2%的被访者选择“加快出台相关政策,大力推动政策落实落细”,45.2%的被访者期望“扩大促销范围,增加政策与区域的适配度”,根据不同耐用品的种类和能效等级设定不同补贴标准,对购买新家电并报废旧耐用品的消费者给予一定金额补贴等。

为进一步推动家电家居产品“以旧换新”,激发市场潜能,由徐州市商务局、徐州报业传媒集团主办的2024淮海新消费·家电家居焕新生活节暨以旧换新社区服务行活动将于4月上旬正式启动。

届时,我市重点家电家居经营主体将按照“8+5+N”的活动框架,开展“以旧换新、大牌上新、服务出新”等形式多样的惠民补贴促消费活动,会有效撬动增量和存量两个市场,推动消费增长势头走强。

“本次活动重点鼓励家电家居企业开展大规模‘以旧换新’活动。”市商务局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处处长王永知表示,在推动高质量耐用消费品更快进入居民生活的同时,致力让更多居民体验产业转型升级带来的获得感、幸福感,能够为供给端持续加快绿色转型提供动力。

商圈“新” 助力体验新

如今,身处“热门旅游城市”榜单的徐州,当被提及城市的吸引力,绝对榜上有名。

面对大众日益提升的消费需求,徐州的回答是:以商业发展推动“商圈经济”发展,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商圈经济”是以区域内重要商场为主导,依托多业态组合优势,引领商业集聚发展,从而形成城市全新吸引力的新型经济模式。

如今,当外来游客做徐州的“城市攻略”时,以中心商圈为代表的商业聚集地已经成为城市的“必打卡”之处。

可以说,“商圈经济”是带动区域商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和未来趋势,中心商圈已成为城市商业发展的主线。

从曾经百货大楼、古彭大厦开启的商业盛景,到如今金鹰、苏宁呈现的商业美好活力,还有今年5月即将启幕的文庙街区,鼓楼商业的发展折射出我市经济的蓬勃生机。

“历史底蕴+发展潜力+强大资源”,做好“商圈经济”这篇文章,绘就文商旅共融的大美图景。徐州商业,始于中心商圈,但绝不止步于此。

在勾勒商业群景的过程中,拥有“文旅+”优势的泉山区利用天然优势,持续聚力盘活自身资源禀赋,大力发展“商圈经济”,按下区域高质量发展“加速键”。

泉山区坐拥云龙山、云龙湖,杉杉奥特莱斯、新盛弘阳广场、三胞国际广场、新都商业广场,还有城市高端餐饮街区滨湖水街,以及目前体量最大的超市大润发,商业空间的多样夯实了泉山商圈发展的底气。

“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粗到精,泉山商业一步步把路线图变成实景图。”在泉山区商务局相关负责人看来,景区是区域中最为珍贵的资源之一,借生态链推动文商旅融合,区域的商业发展正逐渐形成一份独特的“泉山方案”,无论是商业空间、商业场景,还是业态和品牌力,泉山商圈已然打造出一张闪亮的区域名片。

商圈新带动消费新。“未来,我们将以‘打造商业体验’‘创设商业场景’为抓手,在消费活动、主体培育、载体建设、消费环境等方面攻坚发力,为徐州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贡献‘泉山力量’。”该负责人道。

场景“新” 赋能消费新

今年元旦、春节、元宵节,我市开展了大量节日主题场景以及优惠促销活动,使得“节日经济”释放出强劲动能。

数据显示,1—2月份,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9.4%。从商品销售看,全市限额以上单位销售商品中,服装鞋帽类、日用品类等商品分别增长14.9%、32.3%,汽车类商品增长1.2%。限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商品零售额增长18.1%。

其中,仅金鹰一家零售额超5亿元,为我市“吸金力”最强的商业项目;杉杉奥莱以近50%的“跨城”客流量为城市商业吸纳力的提升再加“一把火”。

去年11月以来,我市新增3块裸眼3D大屏;今年2月,徐州以老凤祥江苏省销售第二名成绩成为品牌美陈江苏巡展的首站;3月,我市再添两家“国家级绿色商场”……商贸新场景的呈现远不止于此。

2月2日,一个全新的商业项目在泉山区亮相:由徐州地铁集团投资建设并运营的徐宝生活广场开业。在这一项目的背后,是一家可以赋能企业信息化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小助手”——电信小微ICT。

截至目前,徐州电信小微ICT已为387家政府机关和企业、175户家庭客户提供了信息集成服务,覆盖了社会各行各业。

诸如徐州电信打造小微ICT服务,用全新场景赋能焕新体验的故事还有很多。

江苏师范大学商学院经济学教授司增绰认为,近年来,众多商贸企业持续营造“场景+”的新经济新业态新消费,为商贸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壮大提供了有力支撑,“集聚消费新场景,能够提供更多消费供给,以消费升级引领产业升级,促进多行业发展,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新动能,为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