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彭城e评 > 正文

让全社会劲吹“勤俭节约”之风

2024-03-21  来源:中国徐州网  编辑:哈晓蕊
2024-03-21  中国徐州网

精打细算,才能油盐不断。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各级政府要习惯过紧日子。政府带头“过紧日子”,每个人也应当主动“过紧日子”,自觉发扬勤俭节约的生活传统和吃苦精神。

去年我国粮食生产实现了“二十连丰”,成绩令人振奋。但我们也要清楚的认识到,我国粮食供给结构性矛盾仍然十分突出,影响粮食安全的潜在风险隐患依然存在。“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粮食要高产,也要厉行节约。只有坚持一手狠抓粮食生产,一手狠抓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才能真正有底气将自己的饭碗端牢。

古人说:“勤以养德,俭以修身。”从古至今人们都十分重视节俭品德的养成。“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自古以来,敬天惜粮、勤俭节约就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但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永远不过时。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逐渐提高。随着物质生活逐渐富裕,餐桌、宴席食物浪费严重,让人心痛。纵观全球,粮食危机如影随形从未离去。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的《2023年全球粮食危机报告》显示,2022年,58个国家和地区的约2.58亿人受到严重粮食危机影响。这一数字也在提醒我们,对粮食安全,要始终抱有危机意识。新时代,我们要倡导简约适度的文明健康餐饮理念和生活方式,大力弘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让全社会劲吹勤俭节约之风。

“饮水要思源,吃饭要节俭。”爱惜食物,杜绝餐饮浪费,既是对大自然的敬畏,也是对人们劳动的尊重。随着“光盘行动”“半份菜”等厉行节约的举措推广,食品浪费现象已有所改观。但节约之弦时刻要拧紧。只有全民行动起来,从点滴做起,成为节约粮食的倡导者、践行者、推动者,才能为实现长久的食之无忧汇聚最广泛的力量。

人无俭不立,家无俭不旺。前进道路上,我们要坚持用好勤俭节约这个“传家宝”,让弘扬勤俭节约美德成为社会新风尚,以高水平的社会文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源源不断的能量。(于宗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