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比增长13.4%,江苏外贸跑出加速度
据海关统计,今年前两个月,我省外贸进出口8504.4亿元,同比增长13.4%,增幅较全国高4.7个百分点,占同期我国进出口总值的12.9%。凭借坚实的产业基础、良好的营商环境,江苏外贸实现“双位数”增长,抢下“开门红”。
外贸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支撑作用,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晴雨表。江苏作为外贸大省,进出口规模连续20年居全国第二位,做好稳外贸工作对于全省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意义重大。
民营企业作为中国第一大外贸经营主体,是外贸发展中坚力量。面对全球经济下行、需求持续萎缩等挑战,江苏民企坚守原有市场、优势产品,另一方面坚持走以我为主、自主创新的发展之路,抢占市场制高点,打破垄断脱颖而出,成为行业佼佼者。前两个月我省民营企业进出口3968.5亿元,增长28.1%,拉动全省进出口增长11.6个百分点。江苏民企正以更国际化的视角寻求高质量发展,挑起外贸发展“大梁”。
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强调,“推动外贸创新发展,不断巩固和拓展国际市场”。随着国际市场对新能源、绿色低碳产品需求日益旺盛,以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为代表的“新三样”出口大幅增长,成为江苏外贸新的增长点。据统计2023年,江苏新能源汽车、锂离子电池、太阳能电池产品“新三样”出口额达1949亿元,位居全国首位,同比增长12.3%。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规模同比增长3.6倍。“新三样”市场蓄势待发,进一步释放外贸潜力。
推动外贸稳中提质,关键还需要创新和技术的支撑。以工业机器人为例,一直以来,工业机器人都被视作“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是新兴技术的载体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装备。江苏作为制造业强省,已形成苏州、南京、常州三大机器人产业集群,在全球机器人领域的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不仅如此,在江苏的工业机器人抢占国际市场的同时,以技术创新为基础扫地机器人、料理机器人等家用型机器人也在全球家电市场大放异彩。
外贸的红火开局还得益于江苏出台一系列政策“组合拳”。从出台“42条”政策率先提出“稳外贸稳外资”的具体举措,到出台外贸稳规模优结构“14条”……江苏在疏通“堵点”、解决“难点”、扩大“朋友圈”等方面下足功夫,助力广大外贸主体在创新求变中,全力推动外贸稳主体、稳份额、稳预期。
外部环境虽“寒”,中国外贸却不会“凉”。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外贸质升量稳”“支持企业开拓多元化市场”“促进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健康发展”……随着一系列稳外贸、优结构措施持续推进,各项务实举措精准发力发挥效用,将进一步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孟卫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