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心”相映加“苏”跑,重大项目向春行
江苏,充满朝气和活力的鱼米之乡,历来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在新时代的征程上,江苏更是勇立潮头,积极聚焦“新质生产力”,以一系列规模大、结构优、带动性强的重大工业项目为抓手,不断推动工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今年1-2月,江苏的重大工业项目建设如火如荼,投资和建设进度均快于去年同期,展现了江苏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坚定决心和强劲动力。
新质生产力,是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核心力量。在江苏,这种力量正通过一个个重大工业项目的落地生根而得到释放。常州新北区薛家镇的精密组件智能制造基地,就是其中的一个生动例证。常州伟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该基地的建设者,以其世界领先的沉积设备技术,不仅赢得了世界十大半导体制造商的青睐,更在国产半导体装备领域树立了新标杆。随着基地的建成投产,伟泰科技将进一步巩固其在行业内的领先地位,同时也为江苏乃至全国的半导体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是江苏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点领域。今年,江苏的600项重大工业项目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项目占比高达81.3%;江苏以“联网、补网、强链”为重点,以基础设施改建、扩建为主攻方向,努力提升综合交通网络效能 其中,要建成沪苏湖铁路江苏段、沪陕高速公路平潮至广陵段等项目。如今,随着物联网、新一代信息通讯、节能环保、新能源等产业集群的快速发展,不仅提升了江苏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更为江苏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特别是在新能源领域,江苏的投资力度之大、发展速度之快,令人瞩目。新能源投资超220亿元,这不仅是对新兴产业的坚定支持,更是对未来发展趋势的深刻洞察。
新材料产业,作为未来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也在江苏得到了快速发展。洪田科技有限公司投资30亿元的高端锂电铜箔成套设备项目,就是新材料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该项目生产的世界最薄锂电铜箔,不仅解决了我国铜箔生产装备长期依赖进口的难题,更为新能源汽车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关键材料保障。重大项目的顺利投产,不仅彰显了江苏在新材料领域的创新实力,也为江苏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奠定了坚实基础。
发展新质生产力,江苏的决心和行动不仅体现在对重大工业项目的投入上,更体现在对项目质量和效益的追求上。今年,江苏计划实施的重大工业项目数较上年增加100个,年度计划投资也大幅增加。这种投入力度,不仅彰显了江苏对新质生产力的重视程度,更体现了江苏对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坚定信心。截止2月底,江苏已完成全年计划投资的19.3%,开工项目数也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实实在在的数据背后,是鱼米之乡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坚实步伐和显著成效。
发展新质生产力,不仅能够推动江苏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更能够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从而构建具有江苏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不断增强的产业体系,不仅能够提升江苏在国内外的经济竞争力,更能够为江苏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动力。重大工业项目的加速推进,也将为江苏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随着更多重大工业项目的落地投产,江苏的产业结构将更加优化,创新能力将更加强劲,经济实力将更加雄厚。
发展新质生产力,重大项目加速跑。向新而行,是符合主流价值观、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正确选择。不断优化的产业结构、持续提升创新能力、加强项目建设,江苏必将在新时代的发展大潮中破浪前行,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集祥 郭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