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新”发力!徐州打造全国集成电路产业新高地
习近平总书记3月5日下午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我们必须抢抓机遇,加大创新力度,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
市委书记宋乐伟在全市新型工业化暨产业强市推进大会上强调,要做好新兴产业集群培育壮大的文章,抢抓行业高速成长、技术产品加速迭代、产业布局加快调整的窗口期,推进数字经济实现“突破提升”,推动集成电路与ICT产业加快“强筋壮骨”。
近年来
徐州以集成电路和ICT产业为核心
做强半导体材料
做专半导体设备
做大半导体先进封测
做优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器件
延伸拓展智能终端应用和
智慧信息服务领域
加快打造全国集成电路产业新高地
徐州博康与华兴激光、中科智芯、
鑫华半导体等集成电路和ICT企业
共同探索行业共性问题
携手推进工艺迭代
持续推进半导体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
构建徐州现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
做好顶层设计
加强产业发展指导
集成电路是信息技术产业的支柱,其技术水平和发展规模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产业竞争力与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紧盯行业风口,徐州闻风而动,“起舞”前沿,下大力气进军集成电路与ICT产业。
早在2017年,徐州就制定了《集成电路与ICT产业发展实施方案》,针对产业发展存在的不足,实施补链壮链、龙头企业培育、布局优化、招大引强、创新驱动、完善服务体系等“六大工程”,着力推动集成电路、云计算等产业实现重大突破。
近两年来,徐州在集成电路材料和装备方面有了长足进步,光刻胶、光刻机、刻蚀机、纳米孔径分析仪、半导体多晶硅等产品填补了国内的空白,一批半导体材料和装备企业落户徐州——
-
徐州博康信息化学品有限公司的光刻材料及电子溶剂新工厂,是中国目前第一个可以规模化生产中高端光刻胶的生产基地。2023年,工厂光刻胶收入实现三位数同比增长,产品立项44款,其中九成产品针对12英寸晶圆厂客户的需求定制开发。项目全部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10亿多元。未来三年,这个新晋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计划覆盖所有国产半导体光刻胶品种。
-
中科智芯人工智能芯片、鲁汶磁存储器刻蚀机二期、申集化合物半导体装备制造等14个项目投产或试运行,鑫华高纯硅料及电子特气、上达半导体高精度超薄柔性封装基板扩建等12个项目正按照序时进度建设。
依托集成电路与ICT产业联盟,集群内部上下游紧密合作,华兴激光使用鲁汶的ICP刻蚀机进行生产,同时鲁汶在华兴验证机器性能;实为半导体为华兴提供加热盘和运维服务,科沛达为华兴提供半导体清洗设备,“以点带面、连面成片”的集聚效应愈发显现。
加强要素保障
汇聚产业发展动能
近年来,徐州集成电路与ICT工作专班组织穿越光电、云创显示等企业赴苏州参加新型显示对接会;组织鑫华、中环、影速、博康、鲁汶等企业参加上海“中国半导体大会”、唐山“中国电子材料大会”、南京“世界半导体大会”以及无锡“集成电路创新发展大会”等,展示企业核心产品、拓展市场。带动博康、鲁汶、上达、弘德光电、晶凯、芯思杰等企业相继打入国内龙头企业供应链。
骨干企业是一个优势产业实现快速发展的中流砥柱。徐州——
-
优选一批信息产业的重大项目积极培育,建立了重点企业联系制度,通过财税优惠、项目带动培育龙头骨干企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人才、技术和产品等方面的优势,带动整个产业发展;
-
鼓励企业申报国家规划布局重点企业,参评全国软件百强企业,对于入选企业给予税费优惠;
-
鼓励企业上市融资,按照上市融资的要求,组织评选上市重点培育对象,对进入上市重点培育对象的企业,给予补助,对成功上市的企业,市级财政给予奖励;
-
鼓励企业通过强强联合、兼并重组发展壮大。
中国检验检测中心、中国矿业大学联合筹建徐州市先进材料公共检测检验服务平台,已促成参与各方签署共建协议,成立徐州市半导体行业协会,强化联盟企业上下游合作。推动联盟搭建校企对接平台,在人才培养、资源共享等方面开展合作交流,解决天宝电子、鑫华半导体等企业用工难题;推荐中环、上达等一批企业进入国家集成电路进口免税企业名单,推荐鑫华半导体、中环领先、博康信息等10家企业入选国家享受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的集成电路企业。
聚焦培大育强
推动产业发展壮大
聚焦大数据及半导体材料、设备、制造等领域,今年徐州将积极招引国内旗舰型企业落地,引进信息产业链上下游配套项目,促进科技孵化、产品中试、检验检测、人才培训等集成电路、大数据关联度高的配套服务项目落地,不断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为加快打造产业发展矩阵,今年徐州将进一步发展壮大鑫华、博康等半导体骨干型企业,威卡、新碟等软件骨干企业,小七、拓普等元宇宙骨干企业,加大政策资源倾斜,突出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引领产业发展。
对正筹备上市的影速、鲁汶、博康、鑫华等10家企业开展帮扶指导,全力推进企业上市进程。增加规上企业,建立“小升规”企业培育库,在大数据、软件、半导体等领域筛选一批市场景气度高、效益好的企业作为重点培育对象,促进合规企业尽快上规入统,不断提高规上企业规模。
聚焦大数据、元宇宙、人工智能等产业前沿领域,鼓楼区云创科技园正在围绕人工智能、VR、AR等领域深耕突破;云龙科技谷正在围绕工业互联网、数字金融等领域招引集聚;泉山区依托江苏淮海科技城、珠山数字产业园等,围绕应用软件、数据安全等领域纵深推进。力争开辟更多新领域新赛道,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构筑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文字 | 王正喜
编辑 | 李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