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履“植”尽责 共建美丽中国
大地回春,万木更新。在这欣欣向荣、生机勃勃的季节里,我们将迎来一年一度的植树节。时下,各级各部门和广大群众积极行动起来,参与义务植树,在春天里种下新的绿色希望,以实际行动加入到爱绿植绿护绿的行动中来,为共建绿色家园贡献一份力量。(3月11日新华网)
春风拂沃野,植绿正当时。一年一度的植树节悄然而至,3月12日是我国第46个植树节。今年是我国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43周年。1981年12月,我国通过《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次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实施办法》。从此,一场由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参加的植树造林运动,在全国轰轰烈烈开展起来。经过40多年发展,义务植树尽责形式不断丰富,全民义务植树进入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新阶段,随愿、随处、随时植树逐渐变成现实,爱绿、植绿、护绿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自觉行动。
植树造林,“最普惠的民生工程”,惠及的是人,依靠的也是人。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是推进国土绿化的有效途径,是传播生态文明理念的重要载体,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具体举措,是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动实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起参加义务植树,就是要倡导人人爱绿植绿护绿的文明风尚,让大家都树立起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责任意识,形成全社会的自觉行动,共同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国土绿化作为生态文明的重要方面受到高度重视。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各地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我国森林资源总体呈现数量持续增加、质量稳步提高、功能不断增强的发展态势,为维护生态安全、改善民生福祉、促进绿色发展奠定了日益坚实的基础。
绿色发展,久久为功。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大事。全民义务植树开创了一条符合我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土绿化之路,为促进我国森林资源持续增长、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虽然近年来我国国土绿化成效显著,但也要看到,我国仍然是缺林少绿、生态脆弱、生态产品短缺的国家,国土绿化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存在,林草资源总量不足、质量不高问题仍然突出,同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相比,与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造林绿化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要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代接着一代干,撸起袖子加油干。为此,需要将全民义务植树进一步引向深入,让“全年尽责、多样尽责、方便尽责”成为常态,持续凝聚国土绿化的全民力量,助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
植树造林、保护森林,是每一位适龄公民应尽的法定义务。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强调“科学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让我们相携而出,挥锄执锹,共同种下希望的种子,共同呵护绿色嫩芽的成长,为城乡添上一抹绿色,为家园植入一份美好,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持续深入,创造更可持续的发展条件和更加宜居的生活环境,实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生态环境更美好作出应有的贡献。(徐江)
编辑:孟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