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零为整 让田地收益“1+1>2”
近年来,新沂市深入贯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通过小并大、短变长、弯取直等田块整治措施,将错落分布的“小田”整合成方正平整的“大田”,零星耕地集中连片后,平整了土地、改良了土壤,耕地质量得到提升,真正让“粮田”变成“良田”,实现农田增量、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春节前后的雨雪冰冻天气对返青小麦恢复生长带来较大的影响,在新店镇小湖村,种植户许陆军这几天都忙着对自家的田地进行植保作业。他承包的土地约80亩,“能种这么大块田,以前想都不敢想,以往按照出生人口来分配土地,每家的地都是东一块西一块,种植起来很费功夫,经过‘小田并大田’后统一管理,如今实现增产40%。”
昔日,受土地等级和基础设施差别较大等因素影响,新店镇采取地块“肥瘦”和远近搭配的方式,把不同等级的土地“分块”承包到户,几乎每家每户都有三四块品质不等的小田。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小田作业的局限性越来越凸显。2022年,新店镇小湖村经过村民同意,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前提下,对土地进行流转,并通过专业合作社进行科学管理,最终形成了连片成方的高标准农田。
小湖村党总支副书记陆启锐说:“小湖村通过土地流转,将原有1700多亩小田块合并成1800多亩的大田块,进行标准化种植,通过科学种植、现代化管理,提高丘陵地区粮食产量,一举三得。不仅村民劳动力得到解放,村集体还能拿到分红,壮大集体收入。”
“实施‘小田并大田’,整合零散地块,过去种植产量低,很难承包流转出去的土地摇身变成了‘肥田’。新店镇通过‘小田并大田’,将细碎田块增产潜力的做法,表面看是简单的重整与合并,实际形成了‘1+1>2 ’的叠加效应。”新店镇农业农村办公室张方超表示。
老百姓的田还是那块田,变的是大家种田的理念。近年来,新沂市率先探索“小田并大田”试点工作,因地制宜实施“一户一田”土地综合改革,通过土地托管、土地流转、土地置换三种模式融合,把全市各村零散土地整合集中起来,由过去传统的一家一户单兵作战发展为规模化、集约化种植,走特色农业发展之路。截至去年,新沂市将2824块小地块整合成53块大地块,完成面积8974.02亩,涉及户数2896户。通过这一举措,农作物生产平均每亩节约成本约60元,农作物机播、机收平均每亩节约成本约80元,老百姓种田又有了新盼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