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风起春意浓
|
本报记者 朱睿
春龙翘首,万象更新。2月6日至2月24日,市中心苏宁广场“热热闹闹赏年画、红红火火过大年”主题文明实践活动热度持续升温。鼓楼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组织志愿者向往来消费者介绍非遗知识,送出精美文创产品,引来群众驻足观看。
“冒热气”的理论宣讲,“接地气”的志愿服务,“聚人气”的文艺演出……春节、元宵节期间,我市依托各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广大市民送上一道道文化“大餐”,“热辣滚烫”的年味扑面而至,文明新风浸润百姓心田。
理论宣讲架起“连心桥”
理论宣讲如何与传统节日相结合,让群众乐意听,听得进,用得上?春节期间,邳州市成立40余支基层理论宣讲志愿队伍,深入村组、车间、机关、田间,开展“微党课”“微感悟”“微分享”活动,让党的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在长城汽车蜂巢传动邳州基地,返乡党员、能人大户、外地务工人员以及大学生组成的志愿服务团队实地观摩生产情况,参与座谈交流。志愿服务宣讲员们身穿红马甲,进村入户,和村民们围坐在一起,讲一讲一年来邳州发展新变化,议一议未来发展新规划,宣讲现场妙语不断,气氛热烈。春节期间,邳州市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共开展各类理论宣讲志愿服务活动1000余场,参与群众3万人次,打通了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返乡群众多起来,理论宣讲“热”起来。在沛县,理论宣讲志愿者团队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推出一系列新春学习宣传教育活动,67场“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宣讲活动振奋了新春“精气神”。
群众在哪里,宣讲阵地就延伸到哪里。泉山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组织的“我们的节日·春节”理论课堂,成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课堂”。知识竞赛、猜灯谜的形式,将党史、党的二十大精神和诗词、常识等内容融入题目,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加深群众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春节、元宵节期间,我市各地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和基层文化站,创新模式,融合资源,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理论宣讲活动。亲切的方言,接地气的形式,将党的理论融入老百姓生动可感的生活,把实打实的理论“年货”送到百姓心坎上。
志愿服务办好“暖人事”
“过年了,给您送点节礼,新春快乐!”春节前夕,徐州经开区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为辖区内独居老人和困难家庭送去米、油等物资,志愿者们一声声新春的问候温暖了寒冷的冬日。
寒假期间,徐州经开区大黄山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组织志愿者带领辖区内困难儿童来到欧乐堡极地海洋世界,认识、了解了海洋生物,学习生态保护相关知识,给孩子们带来一堂生动的实践课。在鼓楼区琵琶街道泽惠家园社区,18个家庭的儿童享受到免费托管服务,志愿者开设的非洲鼓、绿色阅读、垃圾分类等系列兴趣课程丰富了孩子们的寒假生活。
群众的需求在哪里,文明实践就要开展到哪里。在睢宁,“春节怎么吃才健康”主题健康讲座拉开了新春志愿服务的序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健康义诊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享受到了健康服务;在新沂市文化馆,迎新春、送春联志愿服务活动热闹非凡,春联书画下乡进村,受到村民的热烈欢迎;在丰县中阳里街道,正月十五当天,60多名志愿者和社区群众代表将手工包制的1000余个元宵和800个水饺送给58位空巢老人、残疾人、老党员等,让他们切实感受到节日温暖。
志愿服务是新时代文明实践的主要活动方式,春节、元宵节期间,一场场“小”服务,汇聚起冬日“大”能量,让文明新风之花在彭城的春之序曲中吐蕊绽放。
精彩活动绘就“同心圆”
“我们的‘草根秀’深受欢迎,吸引了很多年轻人参加。”2月23日,贾汪马庄村举行第37届元宵灯会,“草根秀”舞台的精彩节目让游客目不暇接。据马庄村党委委员孟辉介绍,今年灯会与往年相比,增加了街舞、武术等潮流元素,“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吸引更多年轻人参与到乡村振兴的浪潮中。”
一场新春文艺演出,不仅带来了浓浓的年味,更弘扬了文明新风,带动了移风易俗。贾汪“草根秀”更像是一场乡村“全民星”,引导村民讲好乡村故事,推动全民艺术普及,更让老百姓在互动交流中弘扬主流价值、提高文明素养、体悟幸福生活。去年,“草根秀”群众自办文化活动累计达1057场次,超2.1万人走上舞台。
在铜山区茅村镇,2024年“百姓村晚”上,秧歌、广场舞、非遗走秀等节目,讲述美丽乡村的新故事,展现出热气腾腾的乡村生活景象。云龙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策划的国乐闹元宵——器乐专场音乐会,把优美的乐曲送到百姓“家门口”,与群众一道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唱响锦绣中国年。
一场场理论宣讲掀起新春干事创业的热潮,一处处非遗活动热闹非凡、人潮涌动,“百姓大舞台”“草根秀”“村界杯”丰富了百姓新春文娱生活……文明实践活动让文明新风吹遍彭城街头巷尾,在浓浓的节日氛围中,新时代文明新画卷正徐徐绘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