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救灾齐心协力,鱼米之乡温暖心田
近日,江苏北部地区遭遇罕见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给当地农业生产带来了严重损失。然而,在这场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面前,江苏省政府迅速响应,及时安排了5000万元的农业生产救灾资金,体现了对农业发展和农民福祉的高度重视。这一行动不仅彰显了政府的责任与担当,更是为受灾农民送去了温暖和希望。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而农民则是国家的根本。面对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江苏省政府没有犹豫,更没有退缩,而是立即行动起来,采取有力措施帮助农民渡过难关。这种对农业和农民的深厚情感,是对“三农”工作重要性的深刻认识,也是对传统农耕文化的尊重与传承。救灾资金的及时安排,不仅是对受灾地区农民的直接帮助,更是对整个农业生产信心的提振。这笔资金将主要用于设施修复、种子种苗购买、防疫药剂等应急生产资料的采购,以及灾后恢复生产的各项工作;铁路部门风雪护航,守护返程旅客出行畅通……一系列给力措施,将有力促进受灾地区农业生产的恢复,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的稳定供应,为农民挽回因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他们的生产生活秩序。
此外,省农业农村部门迅速成立的18个专家组,奔赴受灾现场指导农民开展灾后自救工作,体现了政府部门的高效和专业。这些专家组的成立,不仅为农民提供了科学有效的灾后恢复建议,也让他们感受到了政府的关怀和支持。在专家的指导下,农民们能够更有针对性地开展灾后恢复工作,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同时,各级政府农业农村部门累计派出的1084个指导组和10297人次的服务,更是体现了政府部门对农民的深厚情感。这些指导组和服务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帮助农民解决实际问题,排除田间积水,确保农业生产顺利进行。他们的辛勤付出,不仅赢得了农民的信任和赞誉,也为农业生产的恢复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这场抗灾救灾的行动中,我们看到了江苏省政府对农业和农民的深厚感情和责任担当。据悉,针对本轮灾害性天气特点及灾情实际,省农业农村部门全力组织防范应对,成立种植业、畜牧业等行业专家组18个,突出宿迁和徐州等重点受灾地区,迅速奔赴各地受灾现场,指导清除棚室积雪、清沟理墒降渍、加固种养设施、落实补救措施等。各级农业农村部门累计派出指导组1084个、指导服务10297人次,累计排除田间积水259余万亩……给力行动不仅是对受灾农民的关心和支持,更是对整个农业生产的重视和保护。
这场抗灾救灾的行动,也让我们看到了传统农耕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和意义。农业不仅是经济的基础,更是文化的传承。在面对自然灾害时,我们需要依靠农业的力量来抵御风险、保障生活。同时,我们也需要尊重和保护传统农耕文化,让其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让我们共同期待,在政府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江苏的农业生产能够尽快恢复正常秩序,为农民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未来。(集祥 郭昊)
编辑:孟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