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降低物流成本为实体经济“舒筋活络”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财经委员会主任习近平2月23日下午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研究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问题,研究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问题。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物流是实体经济的“筋络”,联接生产和消费、内贸和外贸,必须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提高经济运行效率。(2月24日人民网)
物流业一头连着生产,一头连着消费,是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的重要一环。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对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协调发展、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提升国民经济整体运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明确提出,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这不仅为高水平建设现代物流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也对进一步推动物流业降本增效提出了具体要求。
近年来,我国物流业发展迅速,内外联通、高效便捷的物流网络加快构建,社会物流成本水平稳步下降。经过多年发展,我国物流运行效率持续提升,基本形成了“通道+枢纽+网络”的现代物流运行体系,越织越密的物流网络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稳定支撑,让实体经济迸发出蓬勃活力。资料显示,新时代十年来,我国社会物流成本水平稳步下降,2022年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为14.7%,较2012年下降3.3个百分点。2023年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为14.4%,较2022年下降0.3个百分点。但同时也应该看到,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重仍然较高,全链条运行效率低、成本高,仍是物流业面临的突出问题。当前,“低价格、低效率、低效益”的传统物流发展模式已无法适应我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随着物流市场增速放缓,降本压力难以传导,迫切需要立足全局,寻找新时期发展的战略路径,用更加专业化的服务达到规模效应,实现提速降本。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国家的物质技术基础,实体经济则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根基和命脉。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关系我们在未来发展和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而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离不开现代物流的有力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加快发展物联网,建设高效顺畅的流通体系,降低物流成本。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提出,推动物流提质增效降本,就是要引导通过效率提升、质量升级来创造降本新空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为此,要优化运输结构,强化“公转铁”“公转水”,深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改革,形成统一高效、竞争有序的物流市场。优化主干线大通道,打通堵点卡点,完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鼓励发展与平台经济、低空经济、无人驾驶等结合的物流新模式。统筹规划物流枢纽,优化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生产力布局,大力发展临空经济、临港经济。
物流成本水平是国民经济发展质量和综合竞争力的集中体现。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大背景下,随着物联网、无人驾驶、无人配送、高精度地图等技术加快应用,数字货运、数字园区、数字仓库等新基建推广建设……物流行业必将迎来一场巨大变革。以更低的资源投入、更低的环境资源要素占用,全面优化物流模式、提升发展质量、发挥更大效能,实现物流行业转型升级,必将支撑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智能化、网络化发展,进而有效带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徐江)
编辑:孟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