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县域新闻 > 铜山 > 正文

红果子带动农民过上红火日子

2024-02-21  来源: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编辑:杨庆宇
2024-02-21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李宝安在检查山楂质量。本报记者 周杰 摄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讯(记者 蔡思祥)不是山楂种植的地方建起了山楂条、山楂棒销量全市第一的山楂工厂,靠着高品质卖出好价钱的红叶山楂还没出库就已预订售罄……刚过完年,记者来到这家位于铜山区的山楂“非遗工坊”,工坊里机声隆隆,经营人员忙着向周边种植大户下山楂收购订单,投入生产。

“徐州山楂糕据传起源于楚汉相争时期,徐州红叶山楂糕的技艺传承追溯至清朝年间,经过数代传承人的继承和发展,已经成为徐州特色食品,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徐州‘红叶’牌山楂系列产品,与北京的‘红螺’牌果脯、广州市的‘红棉’牌凉果齐名,成为全国著名的‘三红’品牌。那时的徐州果脯产品畅销全国,并于2022年入选徐州市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非遗工坊”负责人李宝安告诉记者。

产品能获取消费者的芳心,全靠公司负责人李宝安师承的绝活。第四代传承人李宝安师从解玉环大师,一生从事果脯蜜饯制作,尤其擅长制作徐州风味山楂糕。在他多年研究下,传统制作技艺得到更好的传承,同时又发展成熟了山楂糕的工厂化制作工艺技术与流程。在该公司食品生产车间,记者看到,工厂正以本地特产的山楂煮炼果酱,辅以白糖和桂花酱,以传统技艺进行熬炼、调和、凝固后,制作成山楂糕系列食品。公司品牌被评为江苏老字号,自成立以来销售额每年都保持着20%以上的增长率,产品畅销于国内100多个大中城市的一线大卖场。

“销量最好的单品是山楂条和山楂棒,最近还推出了具有保健功能的单品,如蓝莓山楂糕和芒果山楂果冻。我们的销量之所以特别大,主要还是因为产品品质好,配料表只有山楂和白糖。”生产负责人王厂长说。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公司在周边多个乡村建立起山楂生产基地,采取“公司+非遗大师+高等院校+农户”的模式,以工厂作为非遗传承基地,借助高校科研实力,在产品创意、食品安全、生产工艺等方面通力合作,研发新的水果口味果糕,深加工产品主要为山楂、草莓、蓝莓、芒果、猕猴桃等。山楂、草莓、猕猴桃等原料主要采购自本市铜山区、贾汪区等地,让当地农户可以居家就业,实现顾家、传艺、脱贫“三不误”。小果子撬动大发展,成为了实实在在的“金果子”。

“下一步,公司将在多地设立新的厂址或非遗作坊,将红叶山楂糕制作技艺通过各地作坊,传授给当地群众,让红红的小果子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让更多农民过上红红火火的好日子。”李宝安谈起龙年发展,意气风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