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汪冬季旅游燃起“一把火”
|
||
|
本报记者 李权 张雷 通讯员 张艺馨
“滑雪迎新年,健康过新春”“国潮汉风年,彩灯不夜天”“乡村旅游红火,蔬果采摘甘甜”……春节这几天,记者在各大短视频平台上搜索“贾汪冬季旅游”等关键字,平台就会自动出现一些旅游博主或游客制作的短视频。视频中,大家把自己在贾汪期间采摘、滑雪、品尝美食的细节和感悟制成笔记,分享给广大观众,不经意间让贾汪冬季旅游“火”了起来。
近年来,贾汪区落实“旅游旺区”战略,持续打响“全域旅游 贾汪真旺”特色品牌,盘活用好全域旅游、高效农业、特色文化多重资源优势,大力培育农文旅融合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扎实开展特色景点创品牌、主题节会聚人气、精品项目再提升、旅游景区焕新生行动。2024年1月份来贾游客62.3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2.6亿元;春节期间市场活力持续激发,贾汪滑雪、看灯展、采摘等冬季旅游项目红红火火,各大景区游人如织,丰富多彩的文体旅活动,让来贾汪的游客感受到浓浓年味。
滑雪“火”
上午7点,贾汪区大景山滑雪场现场负责人高明开始了一天工作:穿上工作服,检查雪道,查看雪具情况。9点,确认魔毯、雪道安全后,滑雪场开始对外营业。
“这是‘面条雪’,在‘面条雪’上踩板滑行被称为‘吃面条’,是最让滑雪爱好者‘上头’的体验之一。”指着雪道上一条条细脊,高明饶有兴致地说。
为确保游客每天都能“吃面条”,雪场晚上9点结束运营后,高明就要带着工作人员,启动30余台造雪机,连夜整理雪道,并根据场地和气温条件进行补雪、压雪。“造雪很有讲究,要综合考虑天气、湿度、风力等因素。”高明善于研究,对于造雪的门道了然于胸。
“造雪机将水变为雪喷洒到雪道上,这仅完成了第一步。”高明介绍,造雪机在场地覆雪后,压雪车开始登场,通过压雪车将雪铺开压实,有需要补雪的地方就继续喷,压雪车再上阵,雪道上才会出现“面条雪”。
进入新雪季,贾汪冰雪运动项目再次走热。八方游客齐聚在一起,穿起滑雪服、踩上滑雪板,自由驰骋在雪道上,尽享冰雪运动带来的速度与乐趣。
“蹬冰、收腿、摆臂……”在大景山滑雪场,来自淮安冬令营的同学们你追我赶,滑板划过冰面“唰唰”作响,教练不时对学生们进行技术指导。“明年我就可以像他们一样自由滑行了。”一旁的初级道上,二年级学生陈湛文正和同学练习滑雪动作,看着不远处正在极速滑行的高年级学生,眼里满是羡慕。
“雪场设有初、中、高级雪道,能够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每年我们都会组织冬季滑雪节、滑雪冬令营等活动,带动数千人熟悉、体验冰雪项目。”高明告诉记者,今年,雪场还增设了一条近600米的高级道,并将面积由此前的2.8万平方米拓展到了5.2万平方米,同时联动贾汪农文旅优势资源,吸引更多游客来贾汪吃住游购娱。
记者了解到,贾汪区拥有3个滑雪场,总面积16万平方米,年接待游客20万人次以上,年营业额突破1300万元。为让冰雪这一“冷资源”变身旅游“热产业”,贾汪区今年将滑雪与温泉、采摘等文旅优势资源进行整合,并完善配套服务,推出“冰雪季”旅游路线,让游客拥有更加丰富的游玩体验。
灯展“火”
晚上7点,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潘安湖彩灯大世界内,打铁花、汉服巡游、互动演绎……为游客呈现一场华丽壮观的视觉盛宴,搭配喜庆的花灯,让人提前感受到浓浓的年味。
“灯会位于潘安湖二期内,打造近200组灯组造型,展出规模是往年的20倍体量。”潘安湖景区常务副总经理韩宝周介绍道,整场灯会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彩灯为主,规划八大主题,包括龙贺新春、辞旧迎新、快乐星球、千古传说、重返侏罗纪、美好城市、浪漫爱情、互动游乐,同时还有多种多样的隧道造型,满足不同游客的观赏需求。“潘安湖彩灯大世界从亮灯以来,缤纷璀璨的夜景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韩宝周说,根据游客的意见,又增加了停车位和特色美食,以优质的服务让游客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
“潘安湖彩灯大世界除晚场非遗彩灯、现代互动光影外,白天还将开放大型庙会、民俗表演,将灯会与徐州之夜形成旅游联动,让广大游客从白天嗨玩到晚上,一起过一个难忘的、热闹的、喜庆的新年。”韩宝周表示。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离潘安湖彩灯大世界不远的马庄村近年来也尝到了文旅兴村的甜头。
农民乐团是马庄的特色,苏北第一支铜管乐团便出自这里。每逢传统节日、二十四节气,村里都会推出各样综艺节目和民俗表演,村民们也乐于加入到锣鼓、舞龙、舞狮等民俗文化表演队伍,让慕名而来的游客领略到当地的乡风民情。
国家级非遗马庄香包也名声日隆。走进马庄香包制作基地,浓浓的中草药香味扑鼻而来,几十名绣娘在桌前围坐,飞针走线,精美图案便跃然眼前了。“制作一只香包需要画布、剪布、填充棉花、配制中药等8个步骤,订单量大的时候自己一天能做40多个,平均一个月能挣3000多元。”绣娘刘彩云对这份家门口的收入甚为满意。“去年马庄村吸引游客60万人次,旅游收入超过1000万元,我们这人气旺不旺?!”马庄村党委书记毛飞说。
采摘“火”
在第十届全国大众冰雪季活动(江苏分会场)暨贾汪区第五届冰雪嘉年华上,贾汪推出了两条“冰雪季”旅游路线,不仅联动了贾汪乡村旅游,还带火了蔬果采摘。
春节期间,贾汪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草莓采摘园成了不少家庭出游的选择,走进温室大棚,绿油油的藤蔓整齐排列于田垄之上,一颗颗水灵灵的草莓“藏身”绿叶之间,引得众多游客大快朵颐。
与此同时,汴塘镇深入挖掘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路径”,推出“蔬果采摘+非遗体验”等精品旅游线路,将恒之盛现代农业产业园、苏蔬火龙果采摘园、汴塘煎饼非遗体验馆等特色景点串联起来,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打卡体验。“春节期间,我们村的煎饼坊体验和‘小菜园’采摘,让游客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汴塘镇孟省村党支部书记周亮说。
……
近年来,贾汪区不断打响“月月有节、天天摘果”品牌。融合资源、统筹策划每月系列活动,把节庆活动与当季特色采摘联动起来,推动冰雪节和草莓采摘、漂流季和葡萄采摘、登高节和石榴采摘、冬捕节和鱼头汤品鲜互联互动,与自卖头联动起来,让“好吃又好玩”成为来贾旅游的新热点。
与此同时,贾汪创新打造“贾汪真旺”自卖头品牌,聚焦茱萸山地小公鸡、汴塘煎饼、贾汪甘薯、耿集草莓、大洞山石榴等特色产品,通过“一个特色产品建立一个农协组织”,联合农科院等专业科研机构,带动种植规范化、产品质量标准化,促进特色产品产业化,探索自卖头产品进景区、进商圈、进机关、进企业、进高速、进社区,实现销售新突破。
此外,针对不同客群和细分市场,实现精准活动推广和有效游客消费转化,千方百计使“让游客放心、省心、舒心”成为贾汪文旅的招牌,扎实推进景区监管、服务、品牌3个提升工程,让景区内外都是美景,来“贾”休闲成为享受,提升全域旅游品牌含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