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年货“赶大集”
|
志愿者为群众发放普法手册。本报记者 刘冰 摄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讯(记者 李权 张雷)新春将至,岁寒情暖。为营造平安喜庆的节日氛围,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连日来,贾汪区各地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其中,贾汪区司法局携手各地司法所深入紫庄镇油坊村、塔山镇阚口村、汴塘镇新集村等地,开展“法治迎新春,普法惠民生”系列活动,为当地群众送上新春“法治大礼包”。
1月29日,贾汴路新集村段人头攒动,热闹非凡,乡村大集和普法宣传活动“撞个满怀”。
志愿者王旭上午8点多就来到了活动现场,协调现场志愿者整理座椅、摆放音响、准备普法材料等。“今天活动现场,我们组织了20多位志愿者,大家在活动场地进行志愿服务,维持秩序,引导村民有序参加活动。”
“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咱们一定要加强学习。”“每个人都要提升法治观念,为维护社会稳定献力献策。”志愿者们将装有法治春联、法治年历、福字、围裙、防范电信诈骗单页、宪法、民法典、劳动法等法治条例的大礼包送到群众手中,为大众送上新春的祝福与诚挚的问候。同时,还通过设立法律咨询台、悬挂宣传横幅,发放普法宣传材料及现场解答群众法律咨询等形式,重点围绕宪法、民法典、法律援助、公证、调解等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进行普法宣传,引导广大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运用法律知识保护自身合法权益。“以前觉得宪法离我们太远,今天听了讲解,觉得宪法就在我身边,回去我要继续学习。”今年65岁、家住汴塘镇朱古村的村民王大爷说。
记者了解到,本次法治宣传活动累计发放普法宣传资料1000余份,发放新春大礼包800余份,现场解答群众疑问30次。此次活动,恰逢乡村大集,不仅满足了群众的法律需求,为群众送上了新春的温暖,更是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收获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我老家在新集村,农历日期尾数为二、四、七、九是逢集的日子。”今年57岁的黄秀玲说,她特别喜欢赶集,集市上不管是蔬菜、水产、小商品还是衣服,都物美价廉。赶集对于黄秀玲来说,不仅是出于购买商品的需要,更成了一种特殊的情感需要和生活习惯。在她眼中,赶集是回老家的理由,是重温童年记忆的机会。
“今天的赶集和以往不同,有志愿者给我们解释相关法律问题,还能领到春联、围裙,真办肆。”黄秀玲满脸喜悦地说,她小时候最期待的活动就是赶集。每到赶集的日子,整个村子的人都会相约一起去赶集。黄秀玲表示,在集市上,她可以碰见很多老朋友,在叙旧时分享彼此的生活点滴。集市上的商品种类非常丰富,除了特色农产品,还有农户自家做的手工艺品等,都是城里的商场和超市里买不到的。
“只有懂法知法,才能做到明辨是非,尊法守法。”贾汪区司法局普法与依法治理科科长李萍萍表示,为实现更加广泛深入持久的普法效果,“法治迎新春,普法惠民生”系列活动将持续在贾汪区各乡镇(街道)开展20余场,积极发挥法治文艺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作用,营造浓厚的法治新春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