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民生 > 正文

江苏徐州:以产兴城,“科创之芯”为高质量发展“聚势赋能”

2024-01-14  来源: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编辑:孟祥
2024-01-14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本报记者 王正喜

1月12日,记者走进江苏淮海科技城数字经济产业园,极具现代感的6号楼让人眼前一亮,和君纵达、老虎云、京拍档、深信服、中通服等耳熟能详的数字企业就坐落于此。这几家科技龙头企业全部是2023年当年签约、当年入驻、当年运营、当年成为规上企业。

作为全市打造区域科创中心、徐州科创圈的重要载体,江苏淮海科技城正在大力发展都市型产业、数字型经济、科技型总部三种产业形态,加快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争当全市“创新发展引领极”。

以产兴城,挺起发展“硬脊梁”

“淮海科技城已成为徐州创新企业的孵化器、加速器、人才集聚地。”江苏淮海科技城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王贯渠介绍,近年来,从科技城孵化成熟出圈扩大生产的国家高企和“专精特新”企业100余家。科技城先后获批国家大学科技园、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等9项“国字号”招牌,省留学回国人员双创示范基地等36项省级资质,已成为淮海经济区创新型、服务型和数字型经济的主战场、主阵地。


目前,园区拥有世界500强合作企业11家,院士等领军人才企业15家、国内软件百强企业11家、上市公司关联企业25家,以及海康威视、徐工电商、中工创智、灵匠科技、深信服、富士通、新蝶数科等一批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产业层次逐步迈上中高端。

江苏淮海科技城持续推进大院大所合作,与中国矿业大学共建人工智能研究院、职业健康研究院、科技成果转化基地,13个产学研项目入驻,聚集博士以上高端人才40余人,已认定国家高企3家,规上企业3家,授权专利超20件,实现年度营收过亿元。

江苏徐工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徐州象屿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等服务贸易龙头企业,带动江苏淮海科技城成长为2023年省级服务贸易基地。这也是目前徐州主城区唯一同时获得省级服务外包示范区和省级服务贸易基地荣誉的园区。

如今,江苏淮海科技城载体面积达到70万平方米。一期老片区系统化提升改造成创新大街,蝶变现代园区;淮海科创基地、数字经济产业园一期都已经建成投用。目前,正加快推进数字经济产业园二期工程建设,建成后将新增载体11万平方米,形成风起云涌的数字“云海”。

多年深耕细作,终成产业丛林,挺起了产业集群发展的“硬脊梁”。江苏淮海科技城大力推动园区产业提质增效,瞄准功能定位,持续开展空间治理,转移出“小”“散”“低”企业300余家,共整理出空间载体面积4万平方米,单位面积税收贡献度由2020年的不足700元,提升至2023年的1500元。

以人聚产,涵养发展“好活水”

来到位于江苏淮海科技城数字经济产业园的徐州人才会客厅,扫一下“徐州人才码”,即可实现人才政策快速匹配、人才类别快速认定等精细化人才服务。“前厅(徐州人才会客厅)后院(漫柏未来人才社区)”模式已经成为徐州市人才服务和招才引智的重要载体和主要阵地。今年,首批建有700套人才公寓的漫柏未来人才社区将投入使用。

这里也是近年来江苏淮海科技城打造的包括企业服务中心、规划产业展示中心、红立方党群服务中心、成果转化服务中心在内的5个创新平台之一,构建了具有鲜明园区特色的创新创业投资生态服务体系。


厚植人才“沃土”,涵养发展“活水”。在这里,可能不是故乡,却是奋斗的主场。一批有梦想、有情怀、懂技术、敢拼搏的年轻人正从五湖四海来到这里,他们追逐梦想,当一个个梦想破茧成蝶,一座科技新城就这般崛起。

为加快高端人才聚集,江苏淮海科技城深入落实彭城英才计划,集聚戴尅戎等院士8人、中科院“百人计划”江华教授等高层次领军人才51人、高技能专门人才153人,各类科技人员超万人。云仟佰医疗获批主城区唯一省双创团队,主城区首个国家级重大人才工程入选者陈学琴博士已入驻园区。

徐州区域细胞制备中心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合作共建的“间充质干细胞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足创面的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已通过国家卫健委审批,是国内第一个获批干细胞治疗糖尿病族的研究项目。徐州吉安矿业科技有限公司成功创建主城区首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建设科技创新策源地、高新产业孵化器、创新企业集聚区、科技双创示范区,必须有一批相应的科创服务平台。江苏淮海科技城布局了江苏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分支机构、苏北唯一知识产权法庭徐州市知识产权法庭、A级省创业示范基地、全市唯一的省级华侨华人双创基地徐州“华创苑”,园区功能不断完善,助力科创企业跑出“加速度”、结出新硕果。

要素汇聚,澎湃创新“新动能”

江苏淮海科技城数栋楼宇间“藏”着近千家企业,其中有230余家企业聚焦数字经济,瞄准人工智能、网络安全等行业赛道,正在全力打造淮海数字经济先行区。

紧扣打造淮海“科创之芯”和建设一流科技园区的总体目标,江苏淮海科技城狠抓生产性服务业培育,首创“无前台、肩并肩”等服务模式,打造“惠企全芯办”这一营商环境金字招牌,以“供场景、给机会”吸引供给端产业集聚。


“我们综合考虑交通、成本、服务等因素,把运营‘大本营’放在了江苏淮海科技城。”在北京京拍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李慧娟看来,这样可以更好地为客户提供直播、策划、代运营等一体化电商解决方案。

中国矿业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作为省级A级创业示范基地,持续发挥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双创服务功能,积极组织承办各类双创赛事。3W创客空间、玑瑛青年创新公社等双创平台,成功举办全国数字经济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暨数字经济发展论坛等重要活动,科技城“双创”氛围明显增强,已成为广大创新创业者的向往之地。

网易(徐州)联合创新中心入驻一年来,通过多媒体内容产业平台、数字音乐产业平台、数字经济赋能平台、数字产业创新培育平台四大平台,集聚数字经济人才、技术、企业和服务平台等资源,帮助入驻企业与网易相关业务板块建立深度合作,推动构建具有徐州强IP的数字文娱产业生态,赋能本地产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该中心负责人毛洪臣说,目前正在筹备前沿创新型生态百强数字峰会,为徐州未来产业创造一个充满生机的未来。

紧密衔接全市“343”创新产业集群,江苏淮海科技城高精项目持续集聚。一年来,抖音集团数字商务全国交付中心、北斗导航授时与位置服务创新研究院、集餐厨全国总部、深信服网络安全运营中心、京拍档全国总部、新东方(徐州)总部等36个项目落地江苏淮海科技城。

以城聚人、以人聚产、以产兴城。从一盘棋运营到梯次推进,这里硬件设施的“四梁八柱”已经筑牢,产业谱系的现实景象已徐徐展开。江苏淮海科技城将持续发挥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等高能级孵化平台优势,不断完善“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园区”全链条创业孵化体系,加快培育创新型经济集群,打造区域创新型经济标杆,为徐州高质量发展聚势赋能。

编辑:孟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