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县域新闻 > 铜山 > 正文

高品质建设『四高地一福地』 高质量打造现代化『江苏强区』

2024-01-13  来源: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编辑:杨庆宇
2024-01-13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本报记者 胡明慧

又迈新岁,生机勃发。

1月9日至12日,铜山区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政协铜山区第十六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胜利举行。

这是一次回望总结的盛会,汲取经验,梳理不足,激昂奋发的力量。

这是一次锚定航向的再出发,用“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再赴新征程。

“新的一年,铜山区将全面落实‘四个走在前’、‘四个新’重大任务,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高品质建设‘四高地一福地’、高质量打造现代化‘江苏强区’,全力推动中国式现代化铜山新实践行稳致远。”市委常委、铜山区委书记、徐州高新区党工委书记龚维芳表示。

2023年 铜山以奋进串起发展的足迹

刚刚过去的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铜山新实践的开局之年。面对经济“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中的新困难新挑战,现代化建设的新任务新要求,民生保障和社会治理的新形势新特点,铜山抢抓经济恢复发展和中心城市建设的重大机遇,以坚忍不拔的拼劲韧劲,高质量发展迈上了新台阶。

一年来,铜山把经济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注重高效统筹,综合实力稳步提升,重大项目支撑有力,消费需求加速释放,经济运行稳健向好。

一年来,铜山把创新驱动作为“第一动力”,注重转型升级,产业实力持续增强,创新动能加速集聚,产业基础更加稳固。

一年来,铜山把协调发展作为“第一要求”,注重城乡融合,市区一体格局持续巩固,重点片区开发提速提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美丽铜山再展新貌。

一年来,铜山把民生改善作为“第一目标”,注重民生优先,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升,公共服务供给提质扩容,社会治理能力显著增强,群众福祉有力保障。

一年来,铜山把自身建设作为“第一保障”,注重真抓实干,主题教育成果不断显现,依法行政能力不断增强,廉洁政府建设不断深化,勤廉形象日益彰显。

爬坡过坎,攻坚克难,一路向前,铜山用敢闯敢干的精气神,交出了一份令人欣喜的2023铜山答卷——综合实力位列全国百强区第27位,获批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试点、省级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等10余项试点示范,成功举办第三届中国安博会、绿色低碳能源产业恳谈会、徐州市与新时代江苏民营企业家交流恳谈会等重大活动,区域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2024年 铜山锚定目标再赴新征程

走好发展之路,需逢山开路的闯劲;持续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则需锲而不舍地笃行。

2024年,铜山怎么干,铜山两会给出了接续奋斗的清晰路线图。

高品质建设“四高地一福地”,高质量打造现代化“江苏强区”,今年铜山将锚定目标,在五个方面重点发力。

——锚定建设更具竞争优势的产业高地,进一步加快转型升级,筑牢实体经济发展坚实根基。坚守工业立区、产业强区战略,聚焦新型工业化“主赛道”,持续拓展有效投资空间,加速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积蓄高质量发展强劲动能。

——锚定建设更具活力潜能的创新高地,进一步聚焦创新驱动,激发现代化建设动力活力。突出创新在现代化格局中的核心地位,抢抓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和“徐州科创圈”机遇,统筹发挥政府引导、企业创新主体、平台成果转化等各方作用,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金融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发展新质生产力。

——锚定建设城乡更加融合的宜居福地,进一步强化协同并进,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抢抓中心城市建设机遇,围绕建设中心城市“重要城区板块”,持续优化“一核一环五大片区N镇”城乡布局,提速城乡融合发展。

——锚定建设更具绿色底蕴的生态高地,进一步深化绿色发展,擦亮美丽铜山生态底色。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和践行“两山”理念,促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争创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区。

——锚定建设更具幸福成色的善治高地,进一步推动普惠共享,用心用情增进民生福祉。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围绕保障改善民生,消痛点、补弱点,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深化“六维安泰”风险防范机制,从严从细保安全、防风险、护稳定,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未来,铜山以实干勾勒美好新蓝图

崭新的画卷,需要用实干去描绘。美好的梦想,值得奋力拼搏去创造。

铜山两会规划的发展路线图,让铜山大地凝聚起更强大的干事创业激情。

如何建设特色突出的重点片区,铜山区房村镇党委书记张冉谋划更多实招:“打造乡村振兴样板示范,房村镇将围绕‘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着力打造精品农业产业’的发展之路,建成一批优质梨、浅水藕等精品果蔬和特色水产养殖为代表的现代农业生产基地,继续做响黄河故道富民廊道,着力构建‘两带三区’农业发展的崭新格局。筑牢实体经济发展根基,我们将持续拓展有效投资空间,鼓励低效企业采取产权转让、兼并重组等方式引进符合‘312’创新产业集群的项目,加速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如何助力铜山加快壮大“312”创新产业集群,淮海生物医药产业园董事长邱又彬有了更多思索:“作为铜山‘312’创新产业集群中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的重要板块,淮海生物医药产业园通过五年的发展,集聚了30多家医疗器械创新产业化项目,开票收入超过50亿元。未来,我们将在基金引导创新医疗器械产业集聚、龙头医药项目落地、产学研生态体系建设三方面重点发力,力争2024年再上一个新台阶。”

如何让铜山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郑集中心中学校长薛红永拿出更足干劲:“郑集镇一直致力于打造从幼儿园到高中15年全阶段铜山教育新高地。新的一年,郑集中心中学将贯彻新部署、新要求,干字当头,让铜山人享受到更优质的教育资源,为高品质建设‘四高地一福地’,高质量打造现代化‘江苏强区’贡献铜山教育的力量。”

崭新的画卷升腾起澎湃的希望,走过萧疏料峭的冬天,便是繁花似锦的春天。新的一年,新的征程,新的出发,铜山正凝聚最坚实的信念,迈开最笃定的步伐,向着希望的春天奋跃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