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聚众智 汇聚众力 高质量建设中心城市核心功能区——云龙区两会侧记
本报记者 谢川 宋新 见习记者 张雪纯
时序更替,岁物丰成。
在云龙区高质量建设中心城市核心功能区的关键时期,1月8日至1月11日举行的政协云龙区第十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和云龙区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备受瞩目,这是全区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2023年,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凝聚智慧力量,认真履行职责,共议发展良策,共谋发展大计;2024年,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将继续多担发展之责、多尽落实之力、多谋精准之策,一同为云龙谋划高质量发展的新蓝图、新愿景,全力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云龙新实践行稳致远。
一路同行、携手奋进,砥砺前行谱新篇
回首2023年,云龙区走得很有力量,既经历了风雨洗礼,也看到了美丽风景。这些沉甸甸的收获,离不开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的一路同行、鼎力相助、携手奋进。
云龙区十八届人大二次会议以来,云龙区人大常委会交由区政府系统办理的代表建议共146件,建议内容涵盖产业发展、就业养老、科技创新、城建交通、教育医疗、文旅融合等方面。人大代表们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主基调,从优化产业结构、培育经营主体、增强发展动能、解决民生问题等方面提出了许多符合云龙发展实际、富有建设性和前瞻性的建议,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向好态势不断巩固、加快城市治理热点难点问题有效解决、促进民生改善和保障水平不断提升。这些建议有调研、有分析、有对策,充分体现了人大代表们心系发展、情系民生的为民情怀。
云龙区人大代表、人大翠屏山街道工委主任汪为东表示,将以 “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定力、“不破楼兰终不还”的信念、“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干劲,以“民声定民生”,打造更多的基层全过程人民民主生动实践。
一年来,云龙区政协和广大政协委员,主动服务区委“1356”发展战略,聚焦构建“四主两新”产业体系、优化公共服务体系等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5大类36项年度协商议题。围绕数字经济、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等工作积极建言献策,围绕繁荣新城区、金融服务中心建设、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等工作开展专题协商,围绕食品安全、涉农社区人居环境改善、社区网格化治理等工作实施民主监督,持续深入助推基层协商民主建设,打响了“有事好商量”云龙品牌,交出了服务大局、服务基层、服务人民的“委员答卷”。
“云龙全区上下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取得了经济社会的阔步发展。”云龙区政协委员、徐州工程学院金融学院教授邵川表示,“作为区政协委员,我将围绕云龙区中心工作,提升建言资政的前瞻性、精准性,充分发挥专业特长,在云龙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等方面献计出力。”
云龙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始终与区委、区政府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困难面前“任尔风雨,万击还韧”,险阻面前“叩石垦壤,挖山不止”,挑战面前“暮雪朝霜,意气不改”。
绘好蓝图、明确路径,征程万里风正劲
回望来时路,云龙人已走过千山万水;展望新征程,曙光跃动在地平线上。
云龙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4年,云龙区将深入推进“1356”发展战略,切实增强经济发展活力、防范化解风险、改善社会预期、增进民生福祉、保持社会稳定,高质量建设中心城市核心功能区,全力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云龙新实践行稳致远。
云龙区将以强化核心功能为导向,持续推动产城融合,更高质量锻造现代产业体系,大力实施现代服务业与都市型工业“双轮驱动”战略,以城聚产、以产兴城、产城互促,加快打造“自循环”产业社区,形成“产城人”融合发展新格局;以做强城区经济为重点,巩固壮大实体根基,更高效率释放内生发展动力,始终把项目作为高质量发展强引擎,全力以赴强招引、抓进度、优环境,为城区经济立体增长培育更多“爆发点”;以铸强科创实力为关键,系统集成资源要素,更高水平积聚创新驱动势能,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更广领域集聚创新人才,更深层次搭建创新平台,更大力度培育创新主体,努力在科技创新上取得新突破;以提升城市能级为目标,加快涵养城市品质,更高起点彰显中心城区魅力,高标准实施100项城建重点工程,老城区加快推进城市更新和宜居性改造,新城区重点推进大郭庄片区规划建设、开展高品质社区试点,打造历史与现代交相辉映的活力之城;以增进民生福祉为根本,繁荣发展社会事业,更高品质改善人民群众生活,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折不扣办好99件民生实事项目,努力将“发展红利”最大限度转化为“民生福利”;以筑牢发展保障为底线,营造安全稳定环境,更高标准构建社会治理格局,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不断强化社会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全力维护安全大局和社会稳定,共建共享幸福云龙“大家庭”。
提速竞跑、群策群力,重任千钧再出发
风雨多经志弥坚,关山初度路尤长。
站在蓄势待发的新起点,云龙人将携手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以而今迈步从头越的豪迈气概、快马加鞭勇争先的十足干劲,确保顺利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云龙区人大代表、汉风街道党工委书记张庆洋表示,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深入挖掘功能性产业,即提升金融服务功能、扩展商务会展功能、放大开放平台功能。汉风街道作为金融、会展、平台等资源集聚区域,将坚决扛起“挖掘功能产业”的政治责任,一手抓城市发展、一手抓城市更新,大力发展现代金融、商务会展、科技服务主导产业。
云龙区人大代表、黄山街道党工委负责人朱志超表示,黄山街道党工委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主动抢抓机遇,坚持不懈做强集体经济、楼宇经济和总部经济三大产业支柱,持续擦亮“东部商圈”金字招牌;恪守为民情怀,持之以恒做好民生实事,进一步增强群众幸福感;树牢底线思维,坚持不懈保障安全稳定,构建社会治理新格局。
“作为区属国有企业,云龙开发深感责任重大。”云龙区政协委员、徐州市云龙房地产开发公司总经理郝甘泉表示,将集中力量推进彭城历史文脉更新等重点项目,同时依托云龙科技谷园区平台,积极开拓都市产业新赛道;将深化国企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激发全员创造力和凝聚力,通过降本增效,提升运营质量,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将在思想上同心同向同目标,工作上同步同力同行动。”云龙区政协委员、华扬爱生美健康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奎表示,将充分发挥政协委员职能,攻坚克难、积极突破,为寻找适应现代形势发展的新思路、新方法、新举措,深入调研、建言献策,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云龙新实践贡献力量。
2024年,云龙全区上下将保持“提速竞跑”的奋斗姿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以确定性工作应对不确定变化,更大力度迎战前行路上的风雨,再创一个激情满怀、奋勇拼搏的燃情岁月;将展现“二次创业”的实干风采,认真落实主城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聚焦“产城人”融合方向,推动都市产业集聚交融,加速城区经济立体生长,再掀一轮创新突破、跨越发展的创业浪潮;将扛起“勇当头马”的责任担当,提振“敢为人先”的精气神,挺起“起而行之”的铁肩膀,积极打造更多“国字头”“省字头”亮点示范,再造一批领先领跑、出新出彩的云龙品牌。
云龙人将踔厉奋发、勇毅前行,高质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云龙新实践,高水平谱写中心城市核心功能区建设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