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公路通行效率 降低交通事故率
|
本报记者 范海杰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看似是“小设施”,却蕴含着服务公众出行这一“大民生”。
2023年12月下旬,交通运输部公路局举办全国公路交通安全设施精细化提升设计竞赛,徐州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指导申报的徐州市国省道一级公路(邳州段)中央分隔带护栏完善提升项目荣获三等奖,该项目由江苏省交通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设计。
精心设计斩获大奖
公路交通安全设施精细化提升设计竞赛由交通运输部公路局主办、公路科学研究院承办,来自全国23个省(区、市)的63个项目入围初赛。经严格细致的评选,来自河北、江苏、安徽10个省(市)的14个参赛项目进入决赛。徐州市国省道一级公路(邳州段)中央分隔带护栏完善提升项目最终以全国排名第八的成绩荣获三等奖。
徐州市国省道一级公路(邳州段)中央分隔带护栏完善提升项目共计34.55公里,于2023年6月份完成建设任务。该项目方案设计阶段,由徐州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牵头,联合徐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邳州市公路管理站、邳州市公安局交警大队等,围绕公路安全设施精细化,及其中央分隔带高路缘石护栏防护“精准”设置要求,开展线路踏勘和安全需求分析,指导设计单位完成既科学又经济的护栏完善提升方案设计。
科学合理制定方案
实现道路交通运行的高效和安全,一方面要依靠道路交通管理,另一方面要依靠基础设施的有效保障。
以省交通运输厅、公安厅开展“公路交通安全共管共治四项机制行动”为契机,该项目在设计初始,明确公路、公安交警部门事故联合调查责任分工,公安部门负责梳理事故情况,精准分析研判事故发生的规律特点、原因,着重从交通秩序管理、道路通行环境等查找隐患根源并提出消除隐患的措施。公路部门负责根据公安交警部门提供的事故资料进行分析研判,结合公路工程技术相关标准规范对公路交安设施设置情况详细排查,突出工程性和非工程性措施融合排查,着重从精细化提升技术、安防工程技术改造等方面提出合理整治措施。
该项目设计方案逻辑性强,安全隐患排查评估和出行需求分析到位,突破传统改造路缘石、新增三波护栏设计方案,充分利用高缘石中央分隔绿化带等已有防护作用,综合设计护栏防护等级和形式,避免高缘石、绿化带、培土拆除带来的交通安全风险和生态环境污染,保留了公路中间绿化景观带。同时对路段内平面交叉口渠化、视距、间距等隐患,同步开展交通安全设施优化改造,降低线路和路段交通风险、消除交通事故隐患,采取了有较强针对性的综合对策措施。
针对现有高缘石具有一定防止车辆冲入对向车道能力,加之拆除中央分隔带高缘石建设成本高、交通影响大,该项目设计方案择优选取“二波护栏+高路缘石”设置型式,提高二波护栏板中心高度至80厘米,安装吸能效果较好的八角形防阻块,调整护栏迎撞面位置,制定了针对现状条件的精准处置措施。
现行规范均无配合高路缘石设置护栏的形式和类别,为了给拟定的设计方案提供指标依据,市公路部门通过动态仿真模拟及实车碰撞试验,验证选定的护栏方案能有效控制机动车冲过中央分隔带风险并满足相关标准规范要求。
社会经济效益显著
该项目设计方案技术性与经济性相统一,与安全出行需求及现状安全设施相协调,并能够充分利用现有安全设施。
项目负责人算了这样一笔账:“若按照常规建设方案,需拆除既有高路缘石、绿化带,清除多余土方,再新建绿化带、实施三波波形梁护栏,总造价2650万元。而本次设计仅增设二波波形梁护栏,总造价1500万元、节约57%。”
与此同时,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组织编制了《高路缘石中分带护栏提升关键技术路线》,研究探索出一条公路交通安全设施“安全、有效、经济、实用”的精细化建设新路径,形成一套适合我国东部区域高缘石路段护栏提升、平面交叉中间进口护栏与防眩树高度控制等可复制技术,实现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该项目建成后,消除了机动车冲入对向车道交通风险和平面交叉路口事故多发隐患,项目路段自完成改造以来未发生过亡人事故,有效降低了交通事故率,提升了公路通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