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县域新闻 > 经济技术开发区 > 正文

构建“133”矩阵体系 赋能“两新”组织发展

2024-01-05  来源: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编辑:杨庆宇
2024-01-05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本报记者 季芳 通讯员 侯立新 王琳婷

徐州经开区金山桥街道现有“两新”党组织14个,园区联合党支部1个。随着“两新”党组织在数量、规模、类型、区域分布上呈现出新的特点,金山桥街道通过构建“133”矩阵体系,着力破解“两新”党组织组建难、力量薄弱、作用发挥难等问题,实现“两新”组织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同频共振。

党建引领

推动党的工作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转变

金山桥街道党工委坚持做实两个覆盖。采取单独组建、联合组建、选派专业人员指导等方式,拓宽党组织覆盖面,选派30名政治素质强、文化素质高、熟悉经济发展和党建工作的党员干部包挂企业,累计在14家企业建立党组织,成立园区联合党支部1家,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

做优轮值制度。由辖区“两新”党组织书记轮流担任轮值书记,去年以来,开展“轮值书记”工作会议2次,“企业家茶话会”“出资人座谈会”3次,行业发展研讨会2次,以“头脑风暴”形式共同探讨行业发展路径,为产业融合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做强链上党建。牵头组建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链党委,动态完善更新企业需求、部门资源、行动项目“三张清单”,成功承办徐州经开区“益企兴链 链动健康”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链党建大会,发布“党建赋能 益企兴链”六条措施,实现组织建在链上、服务沉在链上、资源聚在链上、作用融在链上,推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见实见效。

强保障

推动企业发展从单兵作战向抱团共赢转变

金山桥街道先后打造了党建阵地2个、驿立方4个、桥小侠·暖新驿站1个、职工之家2个、产改示范阵地1家、康乃馨服务站1家,配套建立阅读书吧、党员活动区、咨询服务区,使其成为“两新”党组织和党员的“温馨港湾”。

为了让队伍建设提质,金山桥街道实施“ABC”分类培养计划,发展党员11人,确定入党积极分子6人。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3场,68家用人单位提供就业岗位1100余个。招引高校毕业生356人、3家企业申报市双创计划项目、1家企业申报省双创计划项目,引进蓝火博士团6名博士到辖区企业就职。

此外,依托人才专家、技术骨干和业务能手开展实用技术培训,提升党员群众的专业技术水平。建立“工间课堂”“红色加油站”等,累计组织开展集中学习、文化沙龙等活动45场,参与“你好,星期六!”活动60余人次,推动企业发展从单兵作战向抱团共赢转变。

优服务

推动营商服务从传统单一向精准高效转变

大力推进“益企行”强链行动,班子成员带头定期走访企业,建立街道班子成员、企业服务专员、社区“两委”成员以及网格员“四员协同”服务机制,分级分类建立信息收集渠道,实时梳理意见建议,已联系走访企业1206家次,帮助企业解决用工、融资、交通等各类诉求35件。

创新建立“线上+线下”畅通服务模式,线上推进一网融合、信息共享,线下建立“一刻钟”服务圈,完善“全程代办+企业定制”机制,线下服务专窗行政审批平均效率提升60%以上,企业好评率达100%,实现“线上24小时实时监测”“线下即时联动服务”。

依托“智慧街道”系统,打造“e企行”服务平台,收集并解决问题800余条,通过服务徐工、卡特、万邦等头部企业,带动配套创新要素集聚和落地发展,去年13家企业升格为规上企业,金桥智能创造产业园成功获批市特色产业创新园。

接下来,金山桥街道党工委将聚焦产业转型升级,常态化开展一线调研走访,做好保障、做优服务,有力促进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企业的发展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