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上演“变身秀” 寓教于乐学知识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讯(记者 朱二俊)“同学们,你们知道垃圾不分类会有什么危害吗?”“垃圾还能有什么用途?”……上月25日,一场由黄楼街道办事处垃圾分类办公室、大坝头社区联合举办的“环保迎元旦,低碳过新年,变废为宝”垃圾分类主题活动,在鼓楼区树恩外国语小学生动开展,20多名小学生端坐一堂,共同惊叹垃圾分类的神奇“魔法”。
活动现场,垃圾分类小课堂令人印象深刻。从源头垃圾产生,到中端垃圾分类处理,再到终端的垃圾处理,社区工作人员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向小朋友们介绍了垃圾处理的全过程,有效提高孩子们垃圾分类认知;“哪几种垃圾能变废为宝?”“生活哪些地方能实现垃圾减量?”一问一答间,激发起孩子们的想象力,让孩子们对垃圾分类的含义有了更深的了解,使得环保意识根植心间。
废鞋盒变身“足球场”、废水瓶巧变“红灯笼”、废卡片变“魔术帽”……一场可回收垃圾的“变身秀”让孩子们惊艳不已。由街道垃圾分类办公室带来的改造成品,给出了可回收垃圾的更多可能性,使孩子们兴趣满满。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孩子们开动脑筋、发散思维、认真构思,利用手中的废旧水瓶、卡纸和剪刀,创作出一个个可爱的环保作品。
“通过这次活动,我不仅知道了垃圾如何分类,也自己动手改造了可回收垃圾,感觉十分开心。我会带上妈妈爸爸和小伙伴们共同开展垃圾分类,做保卫地球的环保卫士。”参加活动的小朋友马俊威说。
“借助此次‘跨年减量月’主题,我们希望能从源头减少垃圾产生,促进资源化利用和转化,帮助孩子们认识垃圾的价值,从而实现‘小手牵大手’助力提升垃圾分类质效。”黄楼街道垃圾分类办公室主任张明说。
据了解,自垃圾分类工作开展以来,利用“小手牵大手”促进垃圾分类成为重要抓手,截至目前,黄楼街道共开展活动近百次,让垃圾分类知识与师生、家长面对面,不断推进垃圾分类观念入心入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