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志愿服务送到居民家门口
本报记者 段昱
为进一步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提质增效,不断提高群众幸福指数,今年以来,泉山区桃园街道持续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助力城市文明程度不断提升。
“现在我们社区环境更加干净整洁,路边车辆停放井然有序,小区楼道也焕然一新……”在桃园街道东村社区,居民们切身感受到身边实实在在的变化。社区环境是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基础,综合整治是其中的难点,志愿服务则是重要载体。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桃园街道东村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姬传英带领社区工作人员,持续开展交通秩序整治、占道经营整治、环境大清洁、小广告专项清理等活动。街道环境得到了较大改善,也给老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
“太感谢了!志愿者们帮我照看家里老人,让我心里暖暖的。”近日,桃园街道南村社区居民刘女士专程来到社区表达谢意。原来,前段时间刘女士家人因事外出,高龄母亲独自在家,南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工作人员了解到刘女士家中情况后,立即安排2名志愿者前往老人家中照看,“我娘年龄大了腿脚不方便,志愿者一天跑几趟为她服务。”刘女士感激地说。
“桃园街道深入践行为民宗旨,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阵地资源,以辖区党员、群众和各科室工作人员为主,联合辖区内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退役军人累计成立45支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共有300余名志愿者,把志愿服务送到居民家门口。除日常工作之外,关爱独居老人、失能老人和家庭经济困难人群也是社区工作的重中之重。”桃园街道党工委书记、办事处主任王东介绍。今年以来,桃园街道共开展大型志愿服务20余次。街道坚持以志愿服务为抓手,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组建了包含理论政策方针宣讲、环境卫生整治、创文创卫、关爱帮扶、应急救援和基层治理等多方面内容的多元化志愿服务矩阵。
为提升创文队伍业务水平,今年以来,桃园街道多次开展业务培训活动,使得各科室及社区创文工作人员、文明志愿服务队队员、小区物业等责任主体明晰创建标准,精准抓好公共文明常态化管理。同时,辖区志愿者还组建了文明巡逻队,联合社区工作人员、党员干部和居民等群体,形成多方力量,当好主街背巷、人居环境、文明劝导、志愿服务的“前哨”,做到问题见底、整治及时。此外,桃园街道还将党建与创文有机融合,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广泛动员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到社区报到,下沉社区积极参与基层治理和社会服务,做到党员“立足本职、双向互动、围绕中心、为民服务”,激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和共建美好家园的积极性。
下一步,桃园街道将持续激发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内生动力,凝聚各方力量,带动更多群众自觉主动参与文明城市创建,常态化落实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各项工作任务,形成文明城市共建共享的良好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