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接受监督 着力提升效能
本报记者 王彬 通讯员 辛春晓
近日,一起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案件在新沂市马陵山法庭开庭审理。部分新沂市人大代表受邀旁听了这次庭审现场。庭审后,一位人大代表由衷表示,为了从源头上化解争端,马陵山法庭法官主动深入村部释法明理,切实打消了村民疑虑,帮助村委会彻底解决了矛盾,严谨认真的司法作风让人深受触动。
近年来,新沂法院准确把握案件背后蕴藏的深层次社会问题,坚持全面发挥“代表委员进法庭”品牌作用,有效推动人民法庭审判工作和队伍建设不断提升,确保司法裁判兼顾法理情,提高村民司法认同度。
完善工作机制 主动接受监督
“代表委员进法庭”活动如何才能取得实效,而不是单纯走形式?新沂法院从高位推动,在工作机制上进行完善,主动接受监督。
该院成立人大代表监督和联络工作领导小组,由院长任组长,办公室负责实施。每年年初制定工作意见,将人大代表联络纳入全院重点工作,明确目标任务,开展月督查、季调度。省、市委文件下发后,院党组召开专题会议认真学习贯彻意见精神,研究落实意见。
与此同时,向新沂市人大专题汇报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执行工作开展情况,及时落实人大常委会审议、评议意见。高效办理人大代表建议、议案,规范办理程序,列入督办事项,做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高度重视代表关注案件,在处理案件过程中注意倾听代表意见,及时反馈处理结果。主动接受新沂市人大对员额法官的履职监督,认真配合开展履职评议活动。
选任具有专业知识的人大代表担任人民陪审员,参与涉及对应专业案件的审理。去年以来,6名具有人大代表身份的人民陪审员参与审理案件140件。常态化开展“代表委员进法庭”活动,制定“代表委员进法庭”日程安排,发布5起“代表委员进法庭”典型案例。深入推进代表委员“九必请”工作法,1篇案例入选徐州中院代表委员专项联络典型案例。
丰富工作方式 延伸联络触角
新沂法院积极推动解纷力量源头集聚,探索构建“法庭+乡镇人大+综治机构”联调解纷模式,将代表委员吸纳到法庭专职调解员队伍中来,代表委员切实找准职能定位,发挥熟悉社情民意优势,联合法官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调处矛盾纠纷、参与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处理。
与此同时,新沂法院注重联络工作内容的全面性和实效性,将法院执法办案、队伍建设等整体工作纳入联络内容,提高人大代表对法院工作的认知度、认可度。根据代表委员身份、职业特点,积极邀请人大代表参加视察、调研、监督执行等活动。
多种形式新颖的参与模式也相继推出。
“点单”旁听——每月通过官微推出排期开庭清单,供人大代表随机选择,持证旁听。
“派单”监督——对人大代表指定具体人员的,为代表提供相关员额法官一定时间内的开庭、调解、执行等排期清单供代表选择,并配合做好组织保障工作。
“接单”评议——按月向人大代表派送类型化巡回审判工作计划,邀请人大代表参加现场勘验、旁听评议、案件调解。
夯实工作基础 拓展工作成效
在新沂市两会期间,组成18个旁听小组,认真听取人大代表对法院工作报告的审议意见,并据此制定责任清单,分管院领导和部门负责人与提出意见建议的代表逐一见面,反馈办理情况。
同时,拓宽人大代表信息反馈渠道,将两会联络与日常联络相结合,有效避免联络工作前紧后松、前热后冷。
另外,通过“两微一端”等新媒体,及时推送法院工作动态信息;在微信公众号中开设“代表声音”专栏,收集意见建议,及时办理并答复,办公室跟踪问效。每季度为人大代表寄送《法院工作通报》,向“人大代表联系点”赠送法律书籍,切实让代表了解法院、支持法院。
在“互联网+类型化巡回审判”活动中,邀请人大代表参与案件调解。在重大矛盾纠纷调处中,邀请人大代表回应当事人多元释明需求,促进矛盾纠纷有效化解。在民生案件处理中,邀请人大代表全程监督,既畅通民意沟通渠道,又推动问题得到实质解决。
据了解,新沂法院将持续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关于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强化人大意识,更加主动和自觉接受人大监督,为新时代人大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法院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