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果之“香”飘上海
本报记者 林雪 见习记者 周双双
冬日渐深,天气愈发寒冷。12月15日,邳州市八路镇李巷村华盛蔬菜合作社的大棚内却温暖如春,红彤彤的西红柿挂满枝头,长势喜人,菜农们正忙着采摘、分拣、打捆包装,准备销往周边地区。
“八路镇是远近闻名的花果之乡,背靠大树好乘凉,我们种植的果蔬销路基本都不用愁。”指着刚刚采摘下来的西红柿,合作社负责人马国华热情地介绍,“我们种的是水果西红柿,皮薄汁多、口感好,在市场上很受欢迎,每个大棚一季能产5000斤左右,能卖到将近4万元。”
作为农业园区,八路镇一直在推进现代农业发展规模上持续发力,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宣传推介,吸引更多农业项目投资兴建,提高农业产业发展的丰富度和多样性。
在冬日暖阳下,位于八路镇招贤村的番茄种植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该项目紧邻344省道,建设寿光四代温室11座,预计年产番茄300吨,每年棚体租赁收益30万元,带动社会就业50人以上。预计2024年2月投入使用。
从高处俯瞰八路镇,一排排整齐的钢架大棚错落有致,规模很是可观。“目前八路镇共有番茄及葡萄温室大棚1500个,占地近4000亩,产量可达8500吨。”八路镇政法委员王帅说。
在岔河镇马庄村蔬菜种植基地,一排排温室大棚整齐划一,大棚内温暖舒适,油亮的紫茄子缀满枝头,一派丰收景象。“茄子产量很高,一次就能摘2000斤左右,可以卖3000多元。”种植户韩召辉一边采摘茄子一边说道。
为了进一步扩大设施农业的发展规模,今年,马庄村以“一户一块田”改革为契机,鼓励农户建设蔬菜大棚。目前,马庄村拥有33个蔬菜大棚,种植面积108亩。“我们利用互联网平台,联系各路商家,有效拓宽蔬菜销路,现在徐州、上海等地都有市场,供不应求。”岔河镇马庄村党支部书记马永介绍。
为了应对近日寒潮天气给设施农业造成的影响,邳州市农业农村局也在第一时间展开行动。“我们随时关注天气情况,组织农技专家深入田间地头,从加固生产设施、增加覆膜、加强防寒生产管理等方面,帮助农户科学应对,确保蔬菜供应充足。”邳州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科科长陈玉花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