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盛开 迈向新时代
24年前的12月20日,中葡两国政府在澳门文化中心举行政权交接仪式,中国政府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澳门,这个失散了四百多年的孩子终于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
24年来,在“一国两制”、“澳人治澳” 、高度自治的方针治理下,依托着强大的中国,澳门实现了从小渔村到世界都市的凤凰涅槃,成为了国际旅游、会展和娱乐中心,其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也得到了世界广泛认可,早已刷新了大家对“赌城”的认知。作为全球最发达、富裕的地区之一,其著名的轻工业、旅游业、酒店业和娱乐场使澳门长盛不衰。
澳门紧紧围绕“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的发展定位,乘借一系列惠澳政策东风,乘势而为,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中拓展发展空间、培育发展新动能。2015年3月《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对外发布,明确提出发挥澳门特别行政区独特优势作用,积极参与和助力“一带一路”建设;2017年7月《深化粤港澳合作 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签署;2018年10月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2021年9月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管理机构正式揭牌;2023年12月《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获得国务院批复同意……一系列政策措施,为澳门长远发展注入了新动力、提供了新空间、创造了新机遇。
根据澳门特区政府统计暨普查局11月17日发布的消息,2023年第三季度本地生产总值同比实质增长116.1%;前三季本地生产总值按年实质增长77.7%,整体经济总量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77.4%。在2023年全国前三季度各省GDP排行榜中,澳门以10.1%的增速位列第三,成绩亮眼,展现出了疫情过后强劲的发展势头以及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GDP增速远超许多发达国家。
历史的阴霾早已烟消云散,澳门以开放包容的姿态拥抱历史给她的馈赠。经过400多年欧洲文明的洗礼,东西方文化的融合共存使澳门成为一个风貌独特的城市,留下了大量的历史文化遗迹。作为一座集历史文化、现代建筑、东西方风情于一体的自由之城,澳门抢抓机遇,在旅游业上做足文章,吸引了全球各地游客的目光。今年1月至11月,访澳旅客已逾2500万人次,预计2023年全年可达2800万人次。大三巴牌坊、水舞间剧院、澳门旅游塔、玫瑰圣母堂、妈阁庙……一个个享有中国之最甚至世界之最的建筑成为了澳门丰富的旅游资源,静待着世界各地的人们前来打卡,品味它独特的魅力。同时,作为一座“美食之都”,澳门饮食将中葡文化相融合,创造出了独特的葡国菜,撩拨着游客的味蕾。
启航新征程,未来可期。今年11月,澳门首个全面系统的产业发展规划——《澳门特别行政区经济适度多元发展规划(2024-2028年)》发布,将为加快推动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利保障。
澳门的命运始终与祖国内地紧密相连。正如歌词所写:“小小一朵莲花,背靠着伟大的胸膛,浮沉顺逆分享分担;住在同一个家,牵着彼此并肩开创,互相守望朝着同一方向”。如今的澳门,像一朵盛开的莲花,散发着独特的魅力,正以更积极主动的姿态,深度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不断书写着具有澳门特色的“一国两制”成功实践新篇章。(陈红岩)
编辑:孟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