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彭城e评 > 正文

中国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注入强劲动力

2023-12-17  来源:中国徐州网  编辑:孟祥
2023-12-17  中国徐州网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COP28)已完成《巴黎协定》生效后的首次全球盘点,全面“考核”了全球落实《巴黎协定》的进展与差距。其中,中国提交的“答卷”引各方关注。“密切关注中国进展,不该带任何偏见……我们都需要了解中国(为世界)作出的贡献,”国际能源署署长法提赫·比罗尔说。“数据已经十分明确,中国不仅在国内开展了出色工作,还在发展清洁能源技术和降低技术成本方面为世界其他国家作出了重要贡献。”(12月14日新华网)

气候变化是全人类的共同挑战。当前,全球气候危机日趋严峻紧迫,绿色低碳转型任重道远。作为气候治理的行动派,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加入《巴黎协定》以来,基于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主动承担与国情相符合的国际责任,克服自身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困难,实施了一系列应对气候变化战略、措施和行动,积极推动共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为应对气候变化注入强劲的中国动力。

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2020年宣布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构建完成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推动产业、能源、交通运输结构调整,采取节能提高能效、建立完善市场机制、增加森林碳汇等一系列措施,应对气候变化取得积极进展。近期发布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23年度报告》显示,2022年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超过51%,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7.5%。十年来,中国以年均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6.2%的经济增长。截至今年9月底,中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连续14年、累计装机容量连续13年稳居全球首位,占全球市场一半以上。

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中国将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作为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深入开展气候变化南南合作,积极参与气候多边进程,展现出大国责任担当。在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方面,中国早已“实实在在地行动”。据介绍,截至2023年11月,中国已与40个发展中国家签署48份气候变化南南合作谅解备忘录,通过合作建设低碳示范区、开展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项目、组织能力建设培训等方式,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支持。在区域合作方面,启动中非应对气候变化3年行动计划专项,持续开展中国—东盟红树林研究、建设低碳学校(社区)等相关工作,成立中国—太平洋岛国应对气候变化合作中心,支持太平洋岛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近期宣布的“非洲光带”项目,还将利用中国光伏产业优势,帮助解决非洲地区贫困家庭用电照明问题。

地球是全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气候变化带给人类的挑战是现实的、严峻的、长远的。应对气候变化任重道远,需要全球广泛参与、共同行动。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化,中国将重信守诺,继续坚定不移坚持多边主义,与各方一道推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巴黎协定》的全面平衡有效持续实施,脚踏实地落实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强化温室气体排放控制,提升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水平,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努力和贡献,让人类生活的地球家园更加美好。(徐江)

编辑:孟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