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要闻 > 正文

朱永:立足乡土 画育童心

2023-12-15  来源: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编辑:杨庆宇
2023-12-15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本报记者 刘作霖 李臻

他是睢宁县王集镇中心小学乡村美育的带头人,他四十年如一日,把最美好的青春毫无保留地献给家乡的孩子,献给他热爱的乡村美术教育事业;他是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先进工作者,是深受孩子们喜爱的全国模范教师——朱永。

为乡村儿童插上梦想的翅膀

“我永远记得当老师后的第一堂课。”这是聊起40年执教生涯时,朱永说的第一句话。

1983年9月3日,自幼喜欢画画的朱永来到王集小学,成为一名美术老师。“第一堂课是教二年级的孩子画小猫,我边画边讲构图、讲笔触,孩子们却一副听不懂的样子,有两个女孩甚至因为不会画急哭了。”朱永回忆道,第一堂课让他意识到只会画画当不了一名合格的老师,要先学会教书育人的方法。

当时,朱永了解到徐州市开设了一个为期三年的教师进修班,但是学费要2000元。这对一个月工资24元的他来说,不吃不喝得攒上七八年。“我想成为一名好老师!”朱永铁了心,把爹娘刚打下来的2000斤粮食卖了;又求父亲卖了家里的一头牛,这才凑够学费。从此,朱永每周日都要坐单程三个小时半的车去市里学习,中午就用从家里带来的煎饼和盐豆充饥,三年来风雨无阻。

1984年,朱永在王集小学挑选十余名学生成立了美术兴趣小组。当时教学条件有限,朱永便自制教具、自建棚屋、自筹画纸颜料,自费带着连村子都没出过的孩子们去南京、连云港等地写生,把课外活动作为课堂的拓展和延伸。

“城里老师能做到的,我也能做到!农村的孩子也能画出优美的画作!”朱永说。

从泥土中生长出来的花草,自然带着泥土的质朴和清新。农村广袤土地上美丽的自然风光、淳朴的风土人情、丰收的果实、辛勤的劳动都为孩子们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画身边的人、身边的事、身边的景成为朱永儿童画教学与创作的主要内容。

40年执教生涯中,朱永从没有让孩子们失望过,而孩子们也用自己优异的成绩回报着他。他带过的学生近20000人,先后有1600多幅画作在国际比赛中获奖,其中金奖165枚,银奖432枚。

为中外文化交流 搭建桥梁

1996年,睢宁县被原国家文化部命名为“儿童画之乡”;2006年,睢宁儿童画被外交部定为“国宾礼品”赠送给外国政要和国际友人。

2023年9月,以“亲情中华 童画传情”为主题,朱永带领“线上学员”们开启了一场关于儿童画的学习之旅、文化之旅。来自英国、美国、西班牙、奥地利、荷兰、德国、加拿大等20多个国家、600多名华裔儿童相聚云端,聆听精彩中华故事,感受睢宁儿童画的独特魅力。

“教孩子画画,不仅是教绘画技巧,更是教会孩子们发现美、表现美的能力。”朱永表示,传递真善美的儿童画是一门全球通用的艺术语言。

2012年,吹塑版画《我们爱和平》获得由联合国主办的“艺术促进和平”儿童绘画大赛第二名,并作为仅有的4幅儿童画作品被长期陈列在联合国大厦。

2013年以来,朱永先后四次被推选为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大使,随着“一带一路——中国文化世界行”等活动,和睢宁儿童画、中国水墨画等一起走出国门,搭建起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

为乡村教育振兴 贡献美育力量

几年前,有不少外地学校出高额年薪想“挖”走朱永,朱永都毅然拒绝,因为他知道,城里不缺他这样的老师,但农村少了一个,孩子的一辈子可能都不一样。

“好的教育不会让人‘背井离乡’,我要培养更多的优秀美术教师,让他们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辛勤耕耘,收获希望。”2014年,“朱永名师工作室”挂牌,几年间他先后举行了百余场中小学美术教学讲座,足迹遍布睢宁城乡的每一所中小学,将自己积累的美术教学经验无私地分享给其他老师,帮助他们成长,激励他们奋进。从“朱永名师工作室——乡村美术教师培育站”,走出了3名副高职称教师、20余名中级职称教师,涌现出了一大批爱岗敬业的乡村美术教师。

“我一直把朱老师当成我的榜样,我会坚持言传身教,让孩子们快乐茁壮成长。”王集小学儿童画指导老师王艳说。

2016年,朱永根据儿童年龄不同的特点,编写了一套适应小学低、中、高年级段的儿童绘画教材《你说我画》《画里有话》《我写我画》。他被县教育局举荐为睢宁县第二代儿童画辅导教师传承人,主持的“画育童心——睢宁儿童画60年的探索实践”,获得了江苏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

2020年,朱永带领团队在睢宁县王集镇鲤鱼山庄开办儿童画创客中心,义务为留守儿童进行儿童画创作辅导,每到周六、周日,孩子们在这个“温馨的家”里,画四季更迭、山水田园、丰收喜悦。他们在笔和纸构建的小小天地中,看到了大大的世界。

“美术并不能让所有人成功,但它能帮助每个孩子成为更美更好的自己。”朱永表示,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定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为睢宁乡村美术教育和文化传承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