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旅融合激活乡村活力
本报记者 胡明慧 通讯员 徐雪林
远离喧嚣的城市,听鸟儿歌唱,闻百花之香,品尝有机瓜果,体验农事乐趣……四面八方的游客相聚在铜山区茅村镇草茂山千亩优质山地桃基地,感受现代农业给生活带来的变化。
近年来,茅村镇大力发展集游览、观光、品尝、采摘、休闲、度假于一体的农旅融合产业,坚持“农中有旅,以旅促民,农旅结合、强农兴旅”发展方向。一批特色乡村民宿应运而生,农区变景区、民房变客房、村庄变景点、丘陵变果园,不仅带动和盘活了茅村镇乡村资源,为乡村振兴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也让茅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和提升。
草茂山千亩优质山地桃基地坐落在茅村镇留武村草帽山上,基地负责人薛振借助2014年铜山区丘陵山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在此建起千亩桃园,是集休闲、度假、观光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农庄。2020年开园以来,特别是每年水蜜桃丰收的季节,每天都要接待游客千余人,每逢周末前来观光度假的游客更是络绎不绝。
2017年,该镇洞山村通过土地流转建起精准扶贫智能大棚2600亩,成立铜山区雄威蔬果专业合作社,采用“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引进了车厘子、草莓、葡萄、莲藕等高效农业种植,打造了一个“四季有果品尝,三季有花观赏,两季林间吸氧,一季雪中徜徉”的休闲生态村,通过“旅游+扶贫”让村美人更乐。一亩地纯利润达2万元以上,可带动500多人参与生产经营,助农户增收致富。
如今,在茅村镇集休闲、观光、采摘等于一体的现代农业园区(基地)达20多个。尤其是沿不老河两侧涌出的铜山区仕宏家庭农场、铜山区佳芝家庭农场、徐州市徐香蜜果品专业合作社等一批葡萄种植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连片种植葡萄达7000亩,成为徐州北区规模较大的葡萄种植基地和农业休闲采摘游集中区。
好产品还得常吆喝,酒香也怕巷子深。该镇积极开展“商标富农”战略,重点加强对高效益农业产品、文化旅游等商标注册的引导、培育和服务,把具有茅村特色的“宫品”牌葡萄、“禽宝”牌绿壳鸡蛋、“名学”牌香油等深藏“闺中”的农产品纷纷“远嫁”省内外各大市场,有的甚至漂洋过海销到国外,提高了茅村旅游企业品牌竞争力。
在茅村镇,一些村庄还以“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为建设理念,在完善村中道路、水系的基础上,将“庭院园”与周边自然生态环境有机结合起来。花马、草帽山等村成为远近闻名的乡村生态旅游热点村。今年,草帽山村被评为第六批江苏省传统村落。
去年,茅村镇仅观光休闲农业就创收2亿元。 下一步,茅村镇将依据区位交通、名胜古迹、特色农业等资源优势,把发展的目光锁定在农旅融合的休闲农业上,利用地方特色文化来提升生态农业品位,利用文化来整体串联农业休闲游乐项目,增加项目市场吸引力,成为近郊生态、观光农业体验地,实现社会和农民的效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