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基层干部集中精力办实事
本报讯(记者 段昱)今年以来,泉山区桃园街道党工委结合《泉山区关于深入推进减轻村级组织(社区)负担的指导意见》的相关措施要求,以“减负增能 提质增效”为发力点,建立部门街社双向考评工作机制,有效解决基层反映强烈的督考繁琐、层层推责等问题,推动部门工作模式由自上而下向上下联动转变,由被动承压向主动问效转变。
推动为民服务“走实”。桃园街道党工委以抓住“关键少数”才能引领“最大多数”为原则,主要领导干部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带头做起、改起,到各社区调研不排路线、不打招呼、直奔现场,以走访调研、实地查看等形式解决问题、推动工作。坚决摒弃哗众取宠的标新立异、华而不实的包装作秀、肆意妄为的任性折腾,不慕虚荣、不务虚功、不图虚名,多做打基础、利长远、出实效、创实绩的事,带着基层干、干给基层看,直到取得实实在在成效。
防止形式主义“回潮”。基层的四大顽疾束缚基层干部干事的手脚,要全方位扎紧制度笼子,把制度执行与强化监督结合起来。街道纪工委对各部门及村(社区)工作群集中进行摸排,经过深入整治“回头看”,严格落实《泉山区关于深入推进减轻村级组织(社区)负担的指导意见》文件精神,加强街道会议管理,由党政办公室协调对各部门需要召开的参会范围交叉、主题相近的会议,进行合并召开,开解决问题的会、开务求实效的会,部分工作内容以微信传达、电话通知等形式减少现场开会次数,让减负之风长期在线。同时紧抓作风建设不放松,形成“减负不减质量,减负不减作为,减负不减责任”的氛围,进一步提升社区行政管理能力。
赋能基层工作“增效”。基层干部的工作本就千头万绪,但随时还要承接上级层层“转发”过来的任务,桃园街道结合实际工作,以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构建边界清晰、分工合作、权责一致、运行高效的基层管理体制,落实“督查—反馈—整改—再反馈”闭环管理机制,强化跟踪问效,从根本上解决权责脱节的问题。明确街道主要领导每月下基层调研和解决问题不少于1次,包挂领导每周联系社区、企业不少于1次,同时结合“敲门行动”,规范表格制作、优化信息收集、加强数据共享,依托网格化管理模式,下真功夫掌握情况,分片包干开展入户走访排查,确保“一户一档”“一户不漏”,切实以规范化工作流程将基层减负工作落到实处,提高工作效率,减出基层建设工作的新气象新活力。
“今年,我们评优评先更看重工作是否解决了群众的实际诉求,不再单纯地以台账和照片等材料为重了,把基层干部从一些无谓的事务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桃园街道党工委书记、办事处主任王东表示,下一步,街道将继续压实各方责任,着力推动减负工作由单纯减量向减少数量与提升质效并重转变,力求新成效,切实为基层减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