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县域新闻 > 睢宁 > 正文

养鸭智能化 省心又挣钱

2023-11-27  来源: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编辑:杨庆宇
2023-11-27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本报记者 李臻 通讯员 胡昌辉 张思强

11月21日上午,伴随着热闹的“嘎嘎”声,一辆运输鸭苗的车辆驶进了睢宁县邱集镇胡庙村高浩肉鸭养殖场。

“今天到了2万只,其余2批鸭苗明后天将陆续到场。”高浩一边调试着智能化笼养棚的温度,一边向记者介绍,这批鸭子养殖38天就可以出栏,一只可长到3公斤多,扣除鸭苗款、饲料款、电费等成本,可以净赚15万多元。

据了解,高浩的肉鸭养殖场建有3座智能化笼养棚,一批可养殖肉鸭7万只左右,每年出栏肉鸭8批。

胡庙村是睢宁县有名的肉鸭养殖村,养殖肉鸭有近20年的历史。原先农户都是在普通大棚内养殖,由于温度不易控制,鸭子成活率低、生长慢,喂料、喂水都靠人力,劳动强度大,鸭子粪污不好清理且容易污染环境,好多农户渐渐放弃了肉鸭养殖。

为让胡庙村肉鸭养殖业焕发新活力,今年,邱集镇把肉鸭养殖列入镇农业重大项目实施,在胡庙村建起了肉鸭养殖基地,高浩、仝建波、周维德等养殖户在专家和镇农技中心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建起了智能化笼养棚。

“智能化笼养棚是一种高标准、高规格、智能化、生态型的养殖模式,控温、供料、供水、通风、清粪全部自动化,可实现从育雏到出栏全程质量控制。”镇农技中心技术人员丁义超介绍道。

除了引进智能化笼养棚,邱集镇政府还免费为肉鸭养殖户提供禽流感疫苗和消毒药品。据高浩介绍,养殖场一年出栏商品鸭60万只左右,光疫苗和消毒药就能节省十多万元。

镇农技人员和养殖户一起攻克畜禽粪污处理难题,实施了畜禽粪污高温发酵、脱臭干燥、生物降解等无害化处理技术,既解决了养殖污染问题,又实现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为保证养殖户的经济效益,规避市场风险,在镇政府的引导下,肉鸭养殖户与一家大型食品公司签订了肉鸭养殖销售合同,公司为养殖户提供鸭苗、饲料、药品,按合同价回收商品鸭。

据了解,胡庙村现已建成智能化笼养棚11座,年出栏商品鸭15万只以上的养殖大户有8户,原来放弃养殖的农户也在筹划着重操旧业。“有了镇政府的帮助,咱们现在养的是‘傻瓜’鸭,挣的是省心钱,下一步我打算再扩大一点养殖规模,带动更多村民参与肉鸭养殖,共同增收致富。”高浩笑容满面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