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专道” 划“专点” 配“专款”
|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讯(记者 王正喜 朱睿)11月22日8时30分,一辆辆贴有“城市绿色配送”标识的新能源货运配送车从中通快递淮海经济区区域总部驶出,奔赴主城区各大超市和便利店。结合中通徐州500家线下门店,通过O2O模式,实现新型社群零售和新零售企业采购配送服务。
自入围全国第二批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创建城市名单以来,我市充分利用现有场站资源,构建“干支衔接型货运枢纽—公共配送中心—末端配送站”三层城市物流配送体系,将枢纽经济与绿色货运紧密串联在一起,实现城际干线运输与城市末端配送的无缝衔接。目前,全市拥有4个干支衔接型货运枢纽、8个公共配送中心、85个末端共同配送站,累计培育省级示范物流园区9家、省级重点物流基地7家,新能源配送车辆保有量达2200余辆。
市交通运输部门牵头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持续完善配送网络布局,大力创新运输组织模式,不断加强信息交互共享,优化城市通行政策,设置“专道”,规划“专点”,配置“专款”,助力城市绿色货运配送发展跑出加速度。
设置“专道”,除工作日7时至9时30分、17时至19时30分外,允许悬挂新能源号牌的轻型、微型厢式和封闭式货车在城市高架快速路通行。
规划“专点”,开展配送车辆专属停车泊位设置类别和功能研究,制定城市货运配送车辆临时泊位规划方案,计划利用现有道路停车资源,实施80余处临时装卸停靠点,满足城市配送车辆停车需求,解决城市配送车辆在城区临时停车难的问题。
配置“专款”,设立专项资金支持城市绿色货运配送发展,按照运营里程给予新能源货运配送车辆分档补贴金额,重点支持绿色货运配送企业发展,每年通过发放“百万红包”,吸引城市货运配送要素向徐州聚集。
我市还推动城市“客货”融合发展,基于公交平台打造“12530”物流体系,即建成一个同城物流体系、两个智能分拣中心、五个方面融合、三十处物流自提点。市民可以走进公交民生物流线下门店现场选购,也可以在“公交民生物流平台”微信小程序下单,动动手指,优质生鲜产品和徐州特产即可送到家门口,为百姓提供惠民服务和便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