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文明之花在童心中绽放
|
本报记者 李小委
走进徐州市青年路小学,偌大的操场上没有一片纸屑,长长的楼道不见一点垃圾;一声声“老师好”既情真意切,又爽朗大方;教室内,桌椅、物品摆放整齐;宣传栏里张贴着民族团结、师德建设、文明礼仪等德育教育图片标语……一直以来,青年路小学紧紧围绕传承百年薪火“儿童是学校的中心,学校是儿童的乐园”,以学校文化的认同为基础,让文明之花在童心中绽放。
建于1915年的青年路小学是一所百年老校。百年来,学校一直坚持“童心教育”的理想追求,形成以“指向学生生命本体、完善学生个体人格、促进学生自主发展”为特征的“青小”教育品质和坚守“儿童立场”的文化积淀。
经过百年办学历史的积淀,学校取得丰硕的文明校园建设成果。近年来,学校5次被评为江苏省文明单位、3次被评为江苏省模范小学,并先后获得全国文明城市先进单位、教育部首批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教育部课程改革实验校、全国中小学数字化学习示范校、全国红旗大队、全国舞龙舞狮运动示范学校、江苏省国际合作交流先进学校、江苏省科技教育特色学校等荣誉称号。
该校至下而上,由学生、教师共同梳理出“校标、校歌、校刊、校报、校花、世纪钟”印象青小六元素,研建实施《美丽的青小乐园》物型课程,校园文化、环境建设都从“印象青小”出发。学校的文化建设工作突出学校精神的价值取向,展现出良好的校风校貌,校园文化成为凝聚人心、展示学校形象、提高校园文明程度的重要载体。学校还开展“双师双十”培训工程,邀请教育大家引领教师和家长“双师”对话研讨,聚焦“双十”主题,促使教师家长找到协同育人生长点。同时,对“家文化”的挖掘传承、课程的开发实施,以及学生好家风自主探究的成果,也得到了社会的高度赞誉。
学校不仅注重学生的阅读,也同样倡导教师和家长的共读。为学生推荐阶段性阅读书目,通过阅读存折的形式,由学生、教师、家长每天记录阅读的痕迹。同时,通过读书课、读书节、学生自编书大赛等,让读书指向学生的生命成长;学校为教师设立文心书吧,并通过书友会、教师博客、书香年级组评选等形式,唤醒教师的阅读热情。
除此之外,学校还通过读书家长会、亲子故事会、故事妈妈进课堂等形式,唤醒家长的读书热情。班级成立九点书社,引导家长每晚9点在班级群打卡阅读、互助学习、交流思想。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徐州梆子传习基地,青年路小学将国家课程与教育戏剧融合,通过赏、编、演、创等体验活动,引导儿童体验剧中人物的精神品格、剧情表达的主旨要义。同时探寻道德教育的新范式,结合儿童生活引进各种议题,从历史故事、学生的生活进行情境取材,用创造性戏剧的方式,建构短剧,在角色扮演中,学生的道德认知、道德行为、道德情感得到统一与协调发展。由各年级的一个中队轮流承办,打造 “小舞台,大梦想”的品牌中队特色展示活动,为孩子提供展现自我、表达自我的平台。
青年路小学在文明校园创建活动中从传统汲取营养、用历史凝聚力量、以特色厚植精神、笃行科研增强文化软实力,建设富有生命力、影响力的文明校园,为区域文明创建积极贡献教育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