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寻根,打捞失落的民间故事
本报讯(记者 张瑾)民间故事根植于山野乡间,蕴含风俗习惯、伦理观念、价值取向和审美趣味等等,是塑造当代中国人文精神的重要力量。近日,《中国民间文学大系·故事·江苏卷·徐州分卷》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发行。此为国家重点出版工程“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成果之一,自2019年5月启动,历经4年完成。
由民众集体创作、在民众中口耳相传,民间故事是民间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生动表达着人们对社会、生活现状的反映。把世世代代口口相传的民间故事忠实地记录下来,公布于世,使之不断地传承和发展,是当代民间文学工作者的神圣职责。
根据中国文联、中国民协关于编纂《中国民间文学大系》的工作要求,徐州市文联、徐州市民协积极组建编纂工作委员会,多次召开县(市、区)编纂工作会议,制订徐州分卷编纂手册和工作计划,集中调度,如期完成编纂任务。
徐州分卷编纂团队将历年来在徐州市各县(市、区)搜集、采录的故事资料共1300余篇,通过反复精选,共收录源于徐州或流传于徐州的民间故事624篇(包括异文),分为生活故事、幻想故事、笑话和寓言等,总计73万多字。
书中选用了徐州市所辖的丰县、沛县、铜山、睢宁、邳州和新沂6个县(市、区)的民间文学“三套集成”,《中国民间故事集成·江苏卷》《中国民间故事全书·徐州卷》以及《民间文学》《乡土》杂志等书刊所发表的徐州民间文学的优秀作品。有些内容是本卷的执行主编张甫文、周伯之等老一辈民间文学工作者早年到街头巷尾、田间地头、民居茅舍采风的成果积累。此次又新增了诸多内容。
“根据‘忠实记录,慎重整理’的原则,徐州分卷在编选过程中,坚持保存原创作品的面貌,保持徐州地区特色文化的原汁原味。”徐州分卷主编,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江苏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殷召义介绍,“书中对作品中的方言土语尽量保留,不易明白的地方加以注释,并标明讲述者、采录者以及采录的时间和地点。所选作品的采录时间,最早是在1963年,最近的于2021年初,前后相距达半个多世纪。”
徐州民间故事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反映了徐州地区的风土人情,表现了徐州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勇敢斗争的精神,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中国民间文学大系·故事·江苏卷·徐州分卷》的出版,被众多专家评价是徐州民间文学近60年来的精选本,也是研究徐州历史学、地理学、民俗学、语言学等重要珍贵的参考资料,更是在校学生课外阅读和基层干部指导发展地方经济不可多得的乡土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