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县域新闻 > 铜山 > 正文

突出四个强化 增强学习质效

2023-11-15  来源: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编辑:杨庆宇
2023-11-15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本报记者 胡明慧 通讯员 杨迎

近年来,铜山区远程教育工作按照省、市委组织部要求,强化党员教育平台一体化建设、远教大课堂打造,开展“党课开讲啦”等系列活动,丰富优质教育资源,创新教育教学形式,切实增强党员学习教育质效。

强化“平台一体化”建设,打造良好学教环境。铜山区坚持高标准定位、高水平建设远程教育站点,严格落实“固定学习日”制度。采取“天翼看点”督学系统、“先锋淮海学习教育平台”视联系统和实地查看相结合,形成“区—镇—村”三级监督体制,采取随机抽查与后台数据研判相结合的方式,全方位加强对站点的监管,促进远教站点建管学用工作不断改进提高。组织开展远教送学下乡活动,到20个镇(街道)进行业务培训,使站点AB岗管理员更好掌握远教业务、提升履职能力。开展“十佳示范站点”“十佳站点管理员”评选活动,进一步夯实党员教育工作基础,推动全区党员教育工作提质增效。充分利用先锋淮海学习教育平台、“先锋铜行”微信公众号等载体,让党员群众随时随地均可学习。在微信公众号开设学习宣传专栏,加强互动与交流,及时更新学习资源,让线上平台成为党员群众随身携带的“图书馆”、学习教育的“百宝箱”。

强化“远教大课堂”打造,提升优质服务能力。铜山区积极整合教育资源,开办党校课堂、致富课堂、文化课堂、国学讲堂等形式多样的线上线下教学活动,突出“学用”关键环节,服务基层党员群众,助力乡村振兴,激发基层党建新活力。开办“党校课堂”,服务基层党建。充分发挥“远教站点”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作用,结合“远教固定学习日”“主题党日”“三会一课”工作机制,采取集中学习、座谈讨论、开放课堂等形式,加强理论武装、锤炼坚强党性。开办“致富课堂”,服务基层群众。联合农业、水务、卫生、科技等单位,采取“远程教育+专家辅导+基地实践”“一村一品培训”“线上+线下”等多种教学模式,着力培育“有文化、会技术、懂经营”的新型农民。开办“文化课堂”,服务乡村文明。播放爱国主义、社会公德、民族团结、家庭美德等积极健康的文娱节目,开展广场舞、歌唱比赛等有益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倡导健康文明、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开办“国学讲堂”,服务传统文化。大力倡导仁、义、礼、智、信等传统美德和时代新风,提升广大党员干部党性和道德修养,带动形成良好社会风尚。

强化“党课开讲啦”活动,创新党课教育模式。铜山区扎实开展“党课开讲啦”活动,注重在党课示范上下功夫,党课创新上做文章,党课覆盖上求突破。结合“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固定学习日,各级党组织书记带头讲党课,发挥榜样引领作用,增强党员教育针对性有效性。充分利用学教平台、微信公众号、线上直播、网络课堂等,定期推送微党课视频。多种形式开展线下特色党课,将红色电影、听红歌、情景互动等形式引入传统党课;将铜山优秀党员感人事迹编成小品、戏曲,形成别开生面“情景党课”;制定全区党课微视频录制计划,每年度开展一次“党课开讲啦”活动评选。突出抓覆盖,优秀党员踊跃讲。用好“手机党课”“站点党课”“银发党课”“青年党员党课”等多种形式,打造“全覆盖多层次”党课模式。借助“互联网+”优势和青年党员“党课送上门”活动,解决流动党员和行动不便老党员上党课难问题,实现党课覆盖率和宣传效果最大化。

强化“党员教育片”拍摄,讲好新时代党员故事。铜山区以突出本土特色、打造精良制作为导向,精心完成党员教育全媒体作品,进一步丰富本土党员教育资源,拍摄了《她是怎样的一个人》《倪园姐妹》等微视频,以及《郝家大院里的红色记忆》《一本红色日记》等微党课。充分利用党员教育信息化平台、微信公众号等载体择优展播,不断丰富本地党员教育资源,实现全媒体宣传效应,为党员教育注入新活力。积极参加省市党员教育作品观摩交流活动,开展区级层面党员教育作品观摩交流活动,拍摄质量逐年提高。近年来拍摄制作的微视频《不忘初心,弘扬工匠精神》《俺村有管家》分别荣获省级一等奖、二等奖;《家风正·党风清》《郝家大院里的红色记忆》分别荣获省“微党课”视频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