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蹚出村强民富新路子
本报记者 王海春 通讯员 张威
近年来,新沂市邵店镇紧扣党建引领村强民富这条主线,按照基层党组织“功能提升年”关于推进村级集体经济提质增量、带领农民就业创业致富要求,细化举措,稳步推进,蹚出了一条条村强民富的新路子。
选育好领头雁
邵店镇牢牢抓住村书记这个关键少数,建立村主职后备人员储备库,把致富能手、外出经商返乡人员、退伍军人、兴村特岗等纳入到储备库重点跟踪培养;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先后组织三批次后备人员到邳州、睢宁、宿迁等周边地区学习美丽乡村建设、村集体增收等先进经验做法,开阔视野,增长才干;举办乡村振兴大讲堂,各村书记依次走上讲台谈村级发展思路,谈目标打算,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提振好精气神
开展村集体增收擂台大比武,邵店镇各村立足本村实际,提前明确时间表、路线图,拟定增收项目计划书,详细阐述项目的经营成本、预期收益、市场前景等,实地观摩与评比相结合,通过擂台比武,让各村比一比、赛一赛,激发村干部干事创业活力。开展“强村帮弱村、大手拉小手”专项行动,把本镇先进村和落后村拧成一股绳,落后村虚心学习先进村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村集体增收等工作中的真招实招,先进村在人居环境整治、美丽乡村打造等方面给予落后村大力支持,村里的工作成绩上去了,村干部的精气神也受到很大鼓舞,以点带线、以线扩面,进而推动全镇整体工作的有序开展。
实施好新路径
邵店镇结合自身实际,立足产业基础,制定了邵店镇村级集体经济增收实施方案,创新实施“533”增收路径,从增收模式、融资方式、激励机制3个方面为村级发展把好舵、扬好帆。
“5”为5种增收模式,即因地制宜推进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企村联建、特色种养殖、庭院经济、绿色银行5种增收模式。
“3”为3种融资方式,即在资金方面,镇级设立启动资金池,累计预拨8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待项目获益后再将启动资金返还到资金池;多渠道引进社会资本,加大农业招商力度,发挥国有企业、农业龙头企业和家庭农场优势,进一步带动村集体产业发展;争取致富项目信贷资金,主动对接辖区金融机构,利用好市委选派金融专业人才资源,为十余名村民成功争取到致富项目信贷资金。
“3”为3种激励机制,即在激励和约束机制方面,创新待遇考核机制,优化村集体增收月度考核分值,年终根据各村集体增收质效,给予一定奖励;创新干部选拔机制,将村集体可持续增收项目与培养村级后备力量相结合,把具有村集体增收工作经历、对村集体增收作出贡献,优先作为选拔村级主职人选的重要指标;健全反向约束机制,对年度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增幅后三名的村,向镇党委、政府作书面报告,剖析落后原因,提出整改措施。
截至目前,邵西村果蔬种植、联合村粮食烘干、悦集村水蛭养殖、东鲍村肉兔饲养等7个村集体增收项目建成运营,陈堰村“庭院养鱼”、叶海村果蔬交易中心、沭河村栗膜菌菇种植等4个村集体增收项目正在建设,村集体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下一步,邵店镇将在有效增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活力,提升农民获得感、幸福感等方面持续发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强村”“富民”同频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