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要闻 > 正文

儿子在太空的154天

2023-11-02  来源: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编辑:杨庆宇
2023-11-02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夏种时节,“田里的工程师”朱耿德驾驶插秧机播种水稻。
朱耿德和老伴在厨房忙碌着,朱耿德说:“豆芽粉丝炒肉是杨柱最喜欢的一道菜,等他回来一定做给他吃。”
指着朱杨柱的照片,90岁的奶奶笑得合不拢嘴:“这是我的孙子——可可。”
中秋节当天,朱耿德与儿媳、孙子视频,儿媳代杨柱给奶奶问好。
朱耿德和老伴时常会拿出朱杨柱学生时代的证书、笔记、照片等翻看。
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后,朱杨柱的父亲朱耿德在接受采访时,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文/图 本报记者 孙冯燕 吴悠 陈艳 车佳

随着轰隆一声巨响,朱杨柱乘坐着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奔向苍穹。

从5月30日到10月31日,154天,朱杨柱圆满完成了航天任务,而400公里以下的沛县朱大庄,劳作在广袤田野上的父亲朱耿德,也迎来了秋的收获。

5月30日,此前一向节省的朱耿德专门买了一台大电视,第一次在电视里看到儿子的身影,他既紧张又兴奋:“孩子为国家作贡献,我们感到骄傲!”

6月18日父亲节,朱耿德在田里忙着插秧。“杨柱是天上的工程师,老朱是田里的工程师!”邻居郝允国的笑语让朱耿德感到自豪,掌握农机维修技术的他,觉得和儿子一样,种田也是在为国家作贡献。

7月30日,朱耿德和老伴一起赶赴北京照看孙子。老伴时刻关心着儿子在太空忙些什么,相比她的担心,朱耿德则淡定多了:“不需要担心,国家科技很发达。”

9月29日中秋节,“奶奶、爸、妈,杨柱让我给你们问个好!”朱耿德的视频电话里传来了大儿媳的声音。“我们住得好、吃得好,地里庄稼也长得好,让杨柱放心吧!”朱耿德乐呵呵地说。

“明天就该回来啦!”10月30日,朱耿德驾驶着农机在稻田里劳作,并不时抬头望向天空。秋天对农村人而言意味着丰收,代表着喜悦。但今年,对朱耿德而言,又多了一重意味:秋天也是儿子返回的日子。

10月31日,神舟十六号满载硕果回到了地球。“回家的感觉真好!”听到朱杨柱出舱后说的第一句话,一向坚强的父亲激动落泪:“儿子说,争取早日重返天宫,我们支持,给国家出力,永远支持!”

太空中,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接过中国空间站的钥匙,正在筑梦天宫,接续奋斗。

大地上,农民们没有停下忙碌的脚步,开始了新一轮播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