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利“箭”破苍穹之志逐梦“星辰大海”
10月26日11时,搭载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七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取得圆满成功。此次任务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进入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第2次载人飞行任务,是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的第30次发射任务,也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493次飞行。
纵横苍穹,揽月九天。飞天遨游,是华夏先人的遥远梦想,浩渺太空,寄托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不尽探索与厚重情感。“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2000多年前的诗人屈原“呵壁问天”,阐发对宇宙万物的哲思。如今一个个蕴含浓郁“中国风”的大国重器浪漫升空,从“神舟飞天”到“嫦娥揽月”,从“天问探火”到“北斗指路”,墨子、羲和、望舒……一代代中国航天人赓续传承、接力奋斗,一次次突破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核心技术,在浩瀚太空留下越来越多的中国印记,走出了一条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
星空浩瀚无垠,探索永无止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从1999年的酒泉发射中心,由地面试验用的电性能测试飞船临时改装而成的神舟一号顺利升空,为中国航天“破题发端”,到如今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的圆满发射,我国实现载人航天工程发射任务30战30捷,中国载人航天从无到有,创造了无数个第一。这些成绩背后凝聚了无数航天人的梦想、奋斗和坚持。航天技术上,从一张张构想图到神舟、嫦娥、天宫、天问,再到拥有中国自己的空间站;航天耐力上,从早期面对外部国外的压制、内部创新的低谷;近些年,中国航天走出了“小步快跑”的节奏感,动力正是来自“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中国航天事业的成功,不仅是科技进步的见证,更是中国自主创新、攻坚克难的最好体现,不断逐梦航天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航天实现了一次又一次首创,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交出了一份让国人振奋、让世界赞叹的答卷,展现出科技自立的能力,彰显着大国自信的豪情。
叩问苍穹,遨游太空,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弘扬航天精神,就是要从航天精神中汲取精魂,以此为引领,我们将不断“利箭破苍穹、遨游天地间”。坚定“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冲劲,笃定“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持定“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干劲。青年干部敢于“问天”筑梦、勇于“梦天”追梦,胸怀“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壮志,勇于挑战自我,不断超越自我,实现自身价值,砥砺步入新征程。同时,青年干部也要有勇于创新的志气、敢为人先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敢想敢试、敢闯敢干,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精神,迎难而上,披荆斩棘,用平凡的工作书写不平凡的青春。
天地广阔,宇宙浩渺,神舟再问天,令人振奋,利“箭”破苍穹,给予了我们每个普通人仰望星空、大胆追梦的勇气。作为新时代的年轻干部,更应敢于做凌云浩远的“飞天梦”,勇于突破自我、乘风而上,以热血之青春追逐梦想之星辰!(赵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