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专题新闻 > 正文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院长韦路:媒体融合,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2023-10-27  来源: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编辑:杨磊
2023-10-27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院长韦路:

媒体融合,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媒体融合进入第10年这样一个时间节点,我们应该做怎样的判断和决策?”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融媒体研究中心主任韦路教授以《迈向媒体融合2.0时代》为演讲主题,对比了媒体融合1.0和2.0的区别与特征,生动阐释了媒体融合2.0时代的探索与出路。

“我们可以把媒体融合1.0时代视作媒体融合的上半场、浅水区,其物理反应主要体现于基层媒体的在地融合,比方说大量的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建设就是很好的例子。”韦路介绍,“进入媒体融合2.0时代,传统媒体不管是报纸、广播还是电视,已经不是原来的传统媒体,而变成了一个新媒体。”

进入媒体融合的2.0时代,新媒体如何进一步融合发展,是一个新课题。此时的媒体融合技术特征趋向于智能化、平台化和沉浸化: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对整个传媒行业产生巨大的影响,媒体的平台化让受众和用户越来越多,人们越来越依赖大的互联网平台获取信息内容和服务。

“现在做平台比做原来的媒体机构更重要。”韦路说,“数智技术使得用户需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不再满足于原来的二维甚至三维的体验。媒体融合下半场的深水区正在产生化学反应,从原来的基层媒体在地融合变成区域媒体跨地融合。”

媒体融合的时代,从业者不断面对着新的变化。打破固有思维,勇于创新,诸多媒体进行了有益的探索,韦路将之提炼为三个方面:

首先从加法向减法转变。以前很多媒体集团旗下有多个客户端、公众号,但不能够很好地形成合力,现在有不少重量级媒体集团做起减法,从多终端变成强终端,从几朵云变成一朵云,从多个网变成一张网,收效更好。

第二是从独奏向合鸣转变。媒体融合1.0时代,主流媒体相对来讲还是单打独斗比较多,现在必须要抱团取暖,更好地去探索如何进行协同式的内容生产、聚合式的广告投放、全链式的数据监测。

第三是从网媒向智媒转变。在媒体融合2.0时代召开这样一个媒介技术大会,非常值得关注的是人工智能技术。有不少媒体在智能中台、智能生产和智能终端的建设方面已走在了前面。

无限的内容数据在万物互联的融媒2.0时代流动,形成巨大的全媒体环境。当下的媒体机构如何迎接技术挑战向纵深发展?韦路认为:

第一要坚定以人民为中心。互联网思维也就是用户思维,要将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媒体融合创新发展的唯一标准。不管是中央厨房、智能中台还是未来的任何技术创新,都不要忘了一个初心,就是让老百姓满意,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第二要重视创新驱动。创新主要是技术创新,对于基础研发,媒体可能没有这样的实力,也没有必要,但从技术应用方面去推进主流媒体的创新,进行自我革命,有很大的空间。

第三是多向赋能。在推动区域联动方面,此次大会在中报协的推动下,不同地区的报业加强联动、资源整合,为中国报业的媒体深度融合发展营造了良性的生态。

韦路在演讲中,称赞徐州报业传媒集团在机制创新等方面作了很好的探索。他说,媒体融媒的未来还可以在公司化管理、市场化运行等方面作进一步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