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彭城e评 > 正文

雄师百万倡正义,中国精神永传承

2023-10-26  来源:  编辑:哈晓蕊
2023-10-26  

时间前行不舍昼夜,连结起过去和未来,铭记着光荣与梦想。随着电影《志愿军:雄兵出击》近期的播出,距离1950年10月25日志愿军出征,已经第73个年头。

作为历史的后来者,我们知道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但处于当时当地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烈火焚身却不动如山的邱少云、舍身炸碉堡也无所畏惧的黄继光、抱起炸药与敌人同归于尽的杨根思,他们靠的是“新中国一定会赢”“不是我们打,就是子孙打”的无畏信念,靠的是用喷薄于血肉之躯的正气、豪气、骨气、锐气,打败了隐藏于钢枪利炮下的戾气、邪气、浊气、恶气,用鲜血和生命为广大人民群众铺出一条和平光明的康庄大道,捍卫了新中国的安全和尊严。

毛主席曾说:他们是“钢多气少”,我们是“钢少气多”,而正是这股精气神,激励着广大中国人民在岁月的进程中克服困难,勇过“娄山关”、勇斗“拦路虎”、勇啃“硬骨头”,以胼手胝足的奋斗,战胜强大的敌人。精神力量之于中国人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

无论是73年前炮火连天的日子里、新中国伊始时“一穷二白”的日子里,还是脱贫攻坚的日子里、与新冠斗争的日子里,以“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之精神负重前行的“逆行者”“改革者”“奋斗者”身影总是在历史的星河里照耀民族的光辉未来。在焦裕禄、邓稼先、袁隆平、钟南山等一个个响亮的名字中起笔,浴血奋战、发愤图强、与时俱进在时代的纸张上留下中国印迹,在习近平总书记“今天的中国,是赓续民族精神的中国……念及中华民族千年传承的浩然之气,倍增前行信心。”寄望的声音中,中国人民的伟大精神在时间里持续展开、绵延。

今天,世界进入动荡的变革期,国际局势风云变幻,各类挑战风高浪急,暗礁和潜流众多,已非一时一事,而是时代之变。

我们不能忘记随手抓起五圣山的泥土里有32片弹片,志愿军英雄用鲜血染红的战旗上有381个弹孔。我们必须勇开顶风船、无惧回头浪,以实干奋斗为要,击鼓催征、创造新业绩,推进民族伟大复兴的新进程;以马克思主义之正义观,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精气神,在斗争中维护国家尊严和核心利益,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寇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