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跨省边界区域协作的“微山湖模式”
本报记者 王彬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继续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体系,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
10月24日,苏鲁边界微山湖地区区域协作第34次联席会议召开。此次会议将进一步夯实湖区平安根基,守护湖区百姓福祉。
20年前,徐州市和济宁市共同召开了苏鲁边界微山湖地区稳定工作第一次联席会议,签订了稳定协作协议,开启了微山湖百年恩怨的破冰之行。
20年后,湖区人们守望相助、唇齿相依,微山湖接边区成为全国跨省平安边界建设的示范和样板,微山湖也变身为平安之湖、合作之湖。
一道和谐渠,润泽万物。与沛县丰乐村、微山县大卜湾村相邻的这道沟渠,南北走向蜿蜒延伸,见证了渠道两侧的沧桑巨变。
一座连心桥,舒展画卷。横跨顺堤河的新建桥梁,让桥两岸的村民越走越近,共同朝着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携手前行。
一条友谊路,绽放希望。这条路位于沛县杨屯镇、大屯街道和微山县张楼镇三镇纵横交错区域,互联互通,展现出苏鲁边界社会治理的旺盛活力。
一道渠、一座桥、一条路,演绎微山湖接边区人们和谐共生的新篇章。
“树立共建市域治理协作新样板”“实现预测预警预防方面新突破”“构建服务群众共建共治新载体”……新时代下,苏鲁边界微山湖地区社会治理现代化协作面临诸多新课题、新方向。湖区人们期待着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实践中,书写更加美好的明天。
无限风光在湖区——苏鲁携手同奏平安曲
徜徉微山湖畔,蓬勃的乡村和广袤的湖水相伴相生,湖与村宛如并蒂莲,花开两处,各有芬芳。
每次巡逻在微山湖湖西大堤上,沛县公安局大屯派出所民警房建总是别有一番感受。
“沛县大屯街道与济宁市微山县西平镇搭界,两地的不少村庄纵横交错,这里素有‘一脚踏两省’的说法。”房建经常会与西平派出所的同行们一起协作办案。
西平镇有9000多人口,大屯街道则有40000多人口。西平镇商业街是附近较大的商品集散地,人员流动比较大。不少大屯街道的百姓到西平镇做生意、生活,中间发生的纠纷、案件,两地派出所经常共同办理。
就在不久前,两地派出所密切合作,将微山县一名离家出走的女子在走失72小时后成功找到。
目前,在苏鲁边界微山湖接边区,视频监控实现了无缝隙全覆盖,警情信息实现了统筹共享;“一对一”设置的警务室星罗棋布,两地巡逻队员一呼百应,24小时联巡联守。
碧波荡漾的微山湖,每年夏天到来,翠绿的荷叶和多彩的荷花连接着苏鲁两省。熟悉微山湖接边区过去的人都知道,今日微山湖局面的到来是多么不容易。
湖区的安宁祥和折射出徐济两地为平安边界建设交出的亮眼答卷——
接边村居坚持定期互访、开展联席会议、制定联谊交流制度,全面打通接边地区依法治理“最后一公里”;与微山县公安机关联合出警,联合调处矛盾纠纷。与接边县(市、区)签订《行政区域边界地区环境执法联动协议》;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资金实施接边乡镇路桥贯通工程,环湖地区经济社会绿色发展驶入快车道。
这份平安边界建设的答卷有多珍贵?
要读懂它,需把抽象的叙述具化成一个个可以触摸的真实案例。
沛县大屯街道丰乐村党支部书记孙冠男,接到微山县傅村街道大卜湾村一位在丰乐村务工的村民求助。这是一起劳动纠纷,虽然涉及款项不多,但边界无小事。孙冠男接到求助后,仅用两天时间就让这位村民和务工企业握手言和。
在沛县杨屯镇洪福湿地建设过程中,微山县至鱼台县3.6公里架空通信光缆位于杨屯镇施工区域内,光缆如果不及时入地将严重影响绿化栽植和施工进度。杨屯镇及时邀请微山县相关部门负责人员协商,最终确保了跨苏鲁省际架空光缆及时顺利入地施工。
不久前,铜山区柳泉镇北村村一位小伙迎娶了对面微山县代海村的一位姑娘,北村村党支部书记刘广铎参加婚礼后由衷感慨道:“两边村庄通婚现在看来很正常,但以前想都不敢想。”
……
共饮一湖水,两地一家亲。微山湖地区至今流传着一个真实的故事。
有一年,微山湖地区发生洪涝,沛县五段镇已经收割的1000多吨稻谷面临着随时被洪水冲走的危险。得知消息的微山县高楼乡立刻组织20多条渔船,来回奋战15个小时,为五段镇的村民抢运粮食,最终在洪涝来临前,成功运输给沛县方面。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烟波浩渺的微山湖,以其开阔的胸怀滋养着两岸群众,当此之时,徐济两地更应坚定区域协作、增强责任感,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铆足一股劲,让平安边界建设成为徐济两地乃至苏鲁两省经济社会全面交流合作的纽带和桥梁。
会当水击三千里——科学应对彰显“治理智慧”
2003年,是微山湖接边区走向稳定的关键之年。
当年麦收前,沛县大屯镇(现为大屯街道)领导来到微山县傅村镇(现为傅村街道),双方商议麦收实行错时收割,避免两地村民正面接触。
麦子收割了,沛县的50多名公安干警和20多名保安把守着丰乐村的所有渡口,不允许村民提前介入湖区。连续7天,两个街道的党政领导披星戴月守在第一线,村民没到,干部先到;村民撤了,干部才离开。
其间,大卜湾村割麦时误割了丰乐村的一部分麦子,也由傅村镇补偿1万元予以解决。
同年,徐州、济宁两市各自组织友好互访团,两市主要领导都向对方发出携手共建和谐社会的信号。继而,两市签订了《关于加强联系、密切合作、共同建立稳定协作机制的协议》,着手建立维护接边地区稳定的长效机制。
自此,两地政法部门延续举办苏鲁边界微山湖地区稳定工作联席会的惯例,及时研究解决边界矛盾纠纷,通过“领导多握手、群众不动手”,湖区连续20年保持和谐稳定,打造了全国跨省平安边界建设示范区。
这是凸显人民至上的生动实践——
面对纷争,两地都面临着无法回避的两难问题:如何兼顾边界稳定与经济发展?
这道考题着实不易。对徐州、济宁来说,同属淮海经济区,两地地域相邻、山水相连、人缘相亲,一直保持着友好交往和密切合作。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实践中,发展任务任重而道远。
勇敢面对、积极解决。济宁、徐州两市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一开始就把“解决边界争议,守护湖区平安发展”放在第一位,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贯穿始终。
定期联席会议制度、联合预警机制、矛盾纠纷联合排查调处机制、预防协作机制……徐济两地成功走出一条可复制、可借鉴的边界争议“七联机制”解决经验。双方合作交流也呈现出全方位推进、宽领域拓展、多层次合作的新局面。
这是彰显科学治理的跨省行动——
今年10月11日,沛县、微山县两地搭建的县镇(乡)村(社区)三级“有事好商量”联合协商议事平台开始运作。议事平台将触角延伸到接边镇(乡、村),分级建立“有事好商量”联合协商议事工作室以及“有事好商量”联合协商议事工作站。
“无论是纠纷调处、打击犯罪,还是生态守护,我们都建立了顺畅的沟通机制。”沛县大屯街道安庄村党支部书记宁道龙说,快速高效的机制,让问题处理起来没有“肠梗阻”。
安庄村位于微山湖西畔,曾经是一个小渔村,如今村民的生活如村名所言,安居乐业。
资料显示,徐州和济宁两市目前已全方位、立体化地构建起横向覆盖综治、公安、检察院、法院、司法行政、民政和社保等部门,纵向贯穿市、县、镇、村四级的边界稳定协作机制,覆盖纠纷化解、治安防控、经济发展、民生保障等领域。
这是主动作为,推动平安边界创建的使命担当——
从相互告状、相互指责、相互较劲,到互谅互让、互信互敬、互帮互助。
总面积达1200平方公里的微山湖再现宁静祥和的画面。
站在2023年的时间节点,向前追溯,不难发现,微山湖接边地区的由乱到静,实则描绘出济宁和徐州两地担当作为、砥砺前行的路线图。
2003年6月,沛县大屯镇和微山县傅村镇划定了生产界线,探索解决方法。2004年8月,江苏沛县与山东微山县缔结为友好县。2006年5月,中央有关部门在徐州、济宁两地召开现场会,向全国推广平安边界建设工作经验。
历史的时针指向了新时代。
2013年10月,纪念“枫桥经验”50周年大会上,再次总结了徐州、济宁两市的工作经验。2014年6月,在徐州市提议下,徐州、济宁两市签订了《微山湖边界地区由平安稳定向文明富裕发展共建协议》。2015年7月,两地签署印发了《苏鲁边界微山湖地区稳定工作协作处置机制》。2022年11月,两地签订了《苏鲁边界微山湖地区社会治理现代化协作框架协议》。
2023年7月,在苏鲁边界微山湖地区区域协作第34次联席会议召开前夕,徐州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刘广民专程率队前往济宁,与济宁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张国洲就微山湖区域社会治理协作共谋发展大计。
一张蓝图干到底——高质量发展引领未来方向
在长达20年的苏鲁边界微山湖地区稳定工作开展中,徐州、济宁两地在攻坚克难中不断取得新突破。
——为维护和促进环湖地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环微山湖三市九县区法院在微山县举办了首届环微山湖法院执行联动机制座谈会,形成了加强区域司法协作、共享执行信息、共建执行联动平台、共克执行难题的执行联动工作机制。
——徐州、济宁市委政法委分别编号、共同发文,印发了《关于开展平安法治边界模范乡镇、村(居)创建工作的意见》,约定每年开展“平安法治边界模范乡镇”和“平安法治边界模范村(居)”评选活动,由两市政法委分别审核,共同商定后在两市联席会议上联合表彰奖励。
——在总结微山湖边界稳定协作机制的基础上,召开了淮海经济区平安共建联席会议,签订了“淮海经济区接边城市平安共建协议”和“淮海经济区接边城市警务合作协议”,全面推动接边的市、县、镇、村之间建立交流协作机制。
今天,在微山湖接边地区,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发生,双方都铆足劲发展经济。
2019年,养了十几年鱼的沛县五段镇七段村村民郭新全主动将自家的40多亩鱼塘围网拆除,“洗手上岸”做起了电商。
“多年围网养殖,收益越来越低,靠湖吃湖已经不太行了。”郭新全说,围网拆了,水清岸绿的湖面美景回来了,慕名前来旅游的游客多了起来,无形之中也为自家的电商品牌做起了广告。
在铜山区柳泉镇北村村,刘畅的休闲观赏农业开展得有声有色,中秋国庆假期让他迎来一波又一波顾客。坐游船、赏湖景、品湖菜,客人们在尽情享受假期的同时,让刘畅着实感受到了乡村旅游的魅力。
“我们村主要靠乡村旅游,同时也有一些企业,大家都忙着挣钱,谁还有时间去争抢。”刘畅笑呵呵地说。
与此同时,一项项民生政策的发布,为湖区人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红利:推出山东群众凭“新农合”手续在徐直接报销的政策,实现医疗资源共享;沛县、铜山接边地区中小学免费招收微山县学生,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就业岗位全部向微山县开放,完全享受本地居民同等政策待遇;先后投资修建了入湖公路,投资对通往微山县高楼乡的12座危桥进行改造,共享交通资源;加强微山湖湿地等生态系统保护,对沿湖各镇(场区)公路沿线的绿化提档升级,发动接边地区群众共同参与城乡环境整治,实现环境保护共享。
此时此刻,苏鲁边界微山湖地区区域协作已至第20个年头,徐州和济宁两地将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以“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清醒,不懈推进苏鲁边界社会治理,风雨无阻向前进。
跨过千沟万壑,迈步全新征程,徐济两地党委政府有足够的信心和底气,更有一张蓝图干到底的壮志——
巩固两市六县区业已形成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通过社会治理现代化协作,推动在预测预警预防方面实现新突破,在法治助推转型升级、绿色发展方面建立新机制。
加强德治教化,加强社会公德和诚信文化建设,发挥好家风家教在社会治理中的底座作用,坚持互谅互让、以和为贵,共建平安法治边界模范乡镇。
推进接边地区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的智能化改造,充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提升防范水平,探索建立以社情、警情、案情、舆情为基础的社会稳定指数信息系统,提升预测预警和指挥调度能力。
既是交会点,也是新起点。苏鲁边界微山湖地区区域协作第34次联席会议的召开,势必为新形势下微山湖区域的发展带来新气象。
展望未来,微山湖的明天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