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水韵底色 建设幸福河湖
|
本报记者 陈小凡 通讯员 孙小会 秋日的新沂沭河畔,岸边层林尽染,水面碧波荡漾,构成一幅和谐美丽的生态画卷。“沭河水比以前清澈了很多,我就住在附近,经常过来散步,感觉很不错。”市民王子漪感慨道。 治理一条河,点亮一处景,富裕一方人。近年来,新沂市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以系统化思维统筹推进水污染治理、水环境修复、水源地保护、水景观塑造、水资源管理等重点任务,以水为媒、因河施策,精心打造以沭河风光带为典型代表的城区水环境,持续打好碧水保卫战、河湖保护战,努力为人民群众营造优美的水生态环境。2023年8月,新沂市沭河通过淮河流域幸福河湖验收。 新沂地处沂沭泗中下游,境内有“四河一湖”,水域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25.5%,水资源丰富,被誉为苏北“水乡”。沭河是新沂的“母亲河”,也是生态走廊,蜿蜒穿过新沂市区,自北向南将城区分为东西两部分。 新沂市水务局副局长潘红山说:“2008年开始,新沂统筹多方资源,先后投入30亿元,以‘拆违控违、截污纳管、内源治理、疏浚活水、生态修复、长效管护’为重点,分阶段、分年度对沭河城区段水环境进行综合治理。” 作为新沂最重要的水生态系统,蜕变后的沭河因水而灵动秀美。近年来,新沂围绕“管好盛水的盆、护好盆里的水”,厚植绿色底蕴、擦亮水韵底色,积极探索河湖生态保护治理的有效路径,统筹水务、住建、园林、城管、园区等多方资源,切实解决河湖水域岸线各类突出问题;同时积极提升水生生物多样性,合理构建水生态系统,恢复水体自净功能,推进区域水环境面貌和质量持续稳定向好,真正实现水美景美相映成趣,为百姓创造更加宜居的生活环境。 坚持治理与管护相结合。新沂专门成立城区水环境综合整治办公室,全面负责城区水环境的日常保洁管护、排水口水质巡查等工作,切实做好水环境整治的“后半篇”文章,换来沭河如今碧波荡漾、水光潋滟的新风貌。 “改造后的沭河水清河畅、岸绿景美,原来的‘痛点堵点’变成了‘景点亮点’。目前,沭河水质稳定在优Ⅲ类,新增城区滨水绿地150万平方米,增设各类便民服务设施和场地,为群众提供高品质生活环境设施,提升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潘红山说。 良好的河湖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以新打造的沭河之晨公园为例,通过实施防洪排涝和水环境综合治理,该区域拆除养殖违建超10万平方米,清除沟塘淤泥约2.5万立方米,统筹易淹易涝片区整治,因势利导串联原有浜池沟塘形成临沭河,有效解决了城南片区排水问题,而新打造的堤顶自行车休闲健身道及两侧的滨水观景步道有效提升了新沂滨水生态园林城市形象。去年,沭河之晨水环境治理项目还获得了江苏人居环境范例奖。 如今,沭河沿线逐渐建成了沭河之星、沭河之光、沭河之晨、沭河之韵、钟吾公园等一批开放式公园,科学布局了科技馆、水文博物馆、海绵城市建设展览馆等科普教育场馆,串珠成线,绘就美丽河湖的画卷。 沭河的生态环境越来越美,是新沂市全面推进河湖长制工作的生动写照。新沂市围绕“建设幸福河湖”这一目标,夯基础、补短板,健全机制、合力攻坚,扎实开展河湖长制各项工作,狠抓河湖保护治理,解决了一批影响河湖健康生态的突出问题,有力推动了河湖长制从“有名有实”向“有为有效”转变,全市河湖环境持续向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