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61.5万亩大蒜全面种下了
|
本报记者 林雪 见习记者 周双双
又到一年种蒜季,邳州61.5万亩大蒜进入全面播种期,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这几天,蒜农们都在抢抓关键期种植大蒜,用辛勤播种新一年的希望。
在邳州市赵墩镇更厅村的蒜地里,一台台小型大蒜播种机在连片的土地上来回播种,一颗颗蒜种被均匀地栽种在疏松的土地里。“用这种大蒜播种机,比人工快多了,一台机器一天的工作量能抵得上十个人。”种蒜大户魏忠亮高兴地告诉记者,这台全自动播种机体格小,轻便灵活,特别适合他家这种大面积播种的情况,省时省力更省钱。
去年,魏忠亮种植了40亩大蒜,今年他又承包了20亩地,种植面积达到了60亩,“如果没有大蒜播种机,60亩土地播种的成本会非常高。有了这台机器,一天能播种六七亩,不到十天就全部播种完毕了。”魏忠亮喜笑颜开。
据介绍,赵墩镇大力推进机械化种植,在大蒜播种机、大蒜收获机、大蒜分拣机等多种农业设备的加持下,从耕地、除草、播种、植保、收获、分拣等不同环节助力,实现了大蒜生产全程机械化。今年,赵墩镇大蒜播种面积为8.6万亩,全镇大蒜播种机保有量在8000台左右,有90%的蒜农选择使用机械化播种大蒜。
记者走访农机店了解到,自9月中旬以来,大蒜播种机进入销售旺季。随着大蒜机械化种植推广,大蒜播种机不仅性能更加完善,销售量也在节节攀升。
“以前很多村民不愿意采用机械化播种,主要考虑到机械化播种的出苗率不如人工播种,同时播种株距不太均匀,现在情况不同了,经过改良后,机械化播种的出苗率达到95%以上,落种株距更加均匀,超大蒜种不卡种子,轮子抓地力更强,越来越受到蒜农的认可。”农机店工作人员何金说,“从9月中旬到现在,店内已销售大蒜播种机500多台。”
如今,在邳州,机械化种植的场景比比皆是。碾庄镇也是大蒜产区,在娄湖村,村民娄成一个人就能操控一台大蒜全自动播种机进行播种。他一边播种一边和记者聊起了天。
“怎么这些蒜种都是红色的啊?”记者问。
“这是经过特别调配的,可以帮助大蒜顺利出苗,不容易生病。”娄成说。
“蒜种是咱专门留下的大蒜吗?”记者又问。
“这些蒜种都是农技部门专门选的品种,叫济南大青稞,耐寒抗冻,比较适合当地的气候条件,确保来年大蒜丰产丰收。”
记者注意到,在邳州,除了连片肥沃的土地种上了大蒜,村里很多犄角旮旯、闲置废弃的小地块也被蒜农开垦了出来种植大蒜。
“蒜区的土地是寸土寸金,去年的高蒜价让蒜农尝到了甜头,一亩地的大蒜收入在1万元左右。”娄湖村党支部书记赵岩说,村民腰包里有了钱,生活质量也是节节攀升,“今年村里安装空调的工人都忙不过来,又有几户村民新购置了小轿车。”
近年来,邳州把发展大蒜经济作为富民的重要产业,预计今年大蒜种植面积达到61.5万亩。为了帮助蒜农增收致富,邳州市农业农村局成立了技术指导组,结合“小田并大田”工作,探索大蒜机械化播种新模式,继续清理田间三沟,组织农技人员加大技术指导,为明年大蒜丰产增收打好基础。同时,充分通过发挥品牌效应,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引领邳州大蒜产业逐步向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迈进,有效带动了区域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